老年化的社會來臨,現代人罹患骨質疏松的機會大為提高,但是骨質疏松不好診斷,且有骨質疏松的人,有癥狀的也頂多占全部的1/2到1/3,絕大多數患者都要等到跌倒骨折后,才發現自己有此問題,所以最重要的觀念應為預防而非治療。以下幾點防治守則供媽咪們參考,把握這些重點,不用擔心骨質疏松找上自己!
骨質疏松癥的保健要點
若已確定自己罹患了骨質疏松癥,應加強室內照明、樓梯設置扶手、浴室廚房地上注意止滑與保持干燥等,避免跌倒骨折。另外,患者在改變姿勢與動作時,宜注意不要造成腰部的負擔,最好雙腳交替使用,并盡量不要提取重物或是彎腰。
1、趁早存骨本
建議媽咪們應從年輕開始,及早累積“骨本”。20歲以前,吃進多少鈣質就會吸收多少,骨質在20歲時會達頂峰,20至40歲時骨質會維持平穩并開始輕微下滑,這階段宜盡量保持骨本,但是40歲以后鈣質通常只會減少不會增加,所能做的只有減少其流失的速度,故應多攝取維生素D,以增加血液中的鈣濃度,若沒有適度補充,鈣質可能會從腎臟或尿液中排掉,無法被人體吸收。
2、規律的運動
每周至少維持3~4次,每次1小時的運動量,并適度曬太陽。適度運動可增加骨頭血液流量,有利于鈣質的吸收。
3、戒除不良習慣
少喝咖啡或是在喝時加入脫脂奶粉以增加鈣量,且要避免長期酗酒、抽煙及熬夜。
4、均衡的飲食
多攝取高鈣食物,并補充鈣片。
5、高危險群的防治
停經后的女性、內分泌異常、長期服用藥物或做過卵巢切除手術的患者,必須依照醫師的指示服用鈣片、維生素D、抑鈣激素、雌激素等。
6、藥物治療
如發現自己有骨質疏松的現象,就要避免跌倒、不要拿過重的東西,防止骨折發生。
7、定期檢查
供醫師判斷你是否有骨質疏松的可能,以作為防治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