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器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侵入機體后引起的女性生殖器炎癥,是全身結核的一個表現,常繼發于自身其他部位結核。近年來,女性生殖器結核的發病呈上升趨勢,尤其在發展中國家。患者往往缺乏明顯的癥狀、體征,為避免臨床誤診、漏診,一般可根據以下幾個方面作出診斷。
1 發病年齡和病史
本病多發生于20~40歲的性成熟期婦女,但近年來結核發病年齡有推遲趨勢,即使絕經后婦女亦有患結核可能。史對本病的診斷十分重要。生殖器結核常繼發于全身其他部位的結核,如肺結核、腸結核等。
此外,約20%的生殖器結核患者有結核病家族史。因此,應詳細詢問患者有無結核接觸史和自身其他器官結核史,特別是對親屬中有結核病史者更應提高警惕。
2 臨床表現
2.1 癥狀 多數患者缺乏明顯癥狀甚至無任何自覺癥狀,部分患者可有以下癥狀。
2.1.1 月經失調 為生殖器結核常見癥狀。早期因子宮內膜充血、潰瘍,可表現為月經過多;晚期因子宮內膜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可出現纖維化及瘢痕組織,表現為月經稀少甚至閉經。
2.1.2 不孕 不孕是許多患者就診時的唯一癥狀。由于輸卵管粘膜破壞及粘連,使管腔阻塞;或由于輸卵管周圍粘連,輸卵管雖然保持部分通暢,但喪失其運輸能力,亦可導致不孕。另外,子宮內膜結核使宮腔粘連,瘢痕組織增生,也是引起不孕的重要原因。在原發性不孕中,生殖器結核常為主要原因,因此對不孕癥患者,應考慮到生殖器結核的可能。
2.1.3 下腹墜痛 由于盆腔粘連或結核性輸卵管卵巢膿腫,約40%~50%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腹墜痛,經期加重。
2.1.4 其他癥狀 外陰結核可因潰瘍引起局部疼痛;宮頸結核可表現為白帶增多,分泌物可呈血性或膿性,宮頸可有接觸性出血。
2.1.5 全身癥狀 輕者可無明顯自覺癥狀,僅因不孕就診才發現患有生殖器結核;活動期結核可有發熱、盜汗、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高熱或全身中毒癥狀。
2.2 體征 可因病變程度、范圍不同而有較大差異。較輕者可無陽性體征;病情較重者,子宮多因粘連而固定,往往發育較差,兩側附件增厚、可觸及條索狀或不規則包塊;外陰、陰道和宮頸結核局部可見表淺潰瘍或乳頭樣增生。合并腹膜結核時,觸診腹部多有柔韌感或腹水征陽性。
3 輔助檢查
3.1 組織病理學檢查 是診斷生殖器結核、尤其是子宮內膜結核的可靠方法。生殖器結核以輸卵管結核最常見,而輸卵管結核有半數以上累及子宮內膜,因此對懷疑有生殖器結核的患者均應行診斷性刮宮術。刮宮應選擇在經前1周至月經來潮12小時內。術前3日及術后4日應每日肌內注射鏈霉素0.75 g,口服異煙肼0.3 g,以防止刮宮引起結核擴散。刮宮時應注意刮取子宮角部內膜,并將全部刮出物送病理檢查,病理切片找到典型結核結節即可確診,但陰性結果并不能完全排除結核的可能,必要時應重復刮宮2~3次。如患者宮腔小且組織堅硬,未能刮出內膜組織,結合病史及臨床癥狀亦應考慮子宮內膜結核,并行進一步檢查。
其他部位如外陰、陰道、宮頸的病變可直接做活檢送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
3.2 影像學檢查
3.2.1 胸腹部X線攝片 應常規做沿片檢查,以利于發現肺部原發病灶。約10%~50%患者有肺結核的表現,但有活動性肺結核者很少見。必要時可做消化系統或泌尿系統X線檢查來尋找原發病灶。
3.2.2 盆腔X線攝片 如發現盆腔孤立鈣化灶,提示曾存在盆腔淋巴結核病灶。
3.2.3 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 是診斷生殖器結核的較常用方法,一般于月經干凈后3~7日內進行。可顯示如下特征:①子宮腔呈不同程度的狹窄或畸形,邊緣呈鋸齒狀;②輸卵管管腔多處狹窄如串珠樣,或管腔細小而僵直;③在相當于盆腔輸卵管、卵巢、淋巴結的部位有鈣化灶;④若造影劑進入子宮一側或兩側靜脈叢,應考慮有子宮內膜結核的可能。雖然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對生殖器結核的診斷意義較大,但該操作有可能將輸卵管管腔中的干酪樣物質或結核菌帶入腹腔,因此造影前后應使用抗結核藥物,結核活動期應避免該項檢查。
3.2.4 超聲檢查 可探及盆腔包塊,界限不清,包塊內反射不均質,有時可見高密度鈣化反射。有結核性滲液時,可見盆腔積液或腹水征象。臨床上有時易將生殖器結核誤診為卵巢腫瘤或炎性包塊。
3.2.5 CT、MRI 可發現雙側輸卵管積水,內膜增厚,盆腔包塊內可有腸曲或包裹的輸卵管卵巢組織,但由于特異性差,臨床較少采用。
3.3 腹腔鏡 腹腔鏡技術是診斷生殖器結核直觀、簡捷、準確的方法。腹腔鏡下生殖器結核病變的特點有:①輸卵管腫脹、硬化、迂曲、僵直,表面呈粟粒樣結節,可與卵巢及周圍組織粘連;②以輸卵管為中心形成盆腔廣泛粘連;③干酪樣壞死等結核特異性病理產物。值得注意的是極少數鏡下未見盆腔上述結核性改變但子宮內膜活檢為陽性,考慮可能是經淋巴或血循環傳播。腹腔鏡診斷的價值在于:①可取腹腔積液做結核菌培養,或在病變處作活檢送病理檢查,避免開腹手術;②直接觀察盆腔情況,在病理陽性診斷率僅50%左右的情況下,腹腔鏡可不依賴病理,根據鏡檢結果作出診斷;③可作出早期診斷,利于早期治療。然而,盡管腹腔鏡有上述諸多優點,但由于結核常致盆腔器官粘連,因此腹腔鏡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
3.4 宮腔鏡 宮腔鏡檢查對子宮內膜結核的診斷有特殊意義。宮腔鏡下典型的子宮內膜結核病變特點為:早期可見子宮角部表淺的黃色潰瘍,后期子宮內膜可出現干酪樣變、纖維化及鈣化,輸卵管子宮口可因病變引起炎性粘連、閉塞、消失。同時取組織做病理檢查可提高陽性診斷率。
3.5 病原體檢查 可取月經血、腹水或刮出的子宮內膜組織(含兩側宮角部位的取材)做結核菌檢查,采用方法有:①涂片進行抗酸染色尋找結核桿菌;②結核桿菌培養,陽性率約50%左右,但此法要求一定的技術條件,且需6~8周時間,因此目前臨床上已較少使用③對培養陰性者,可采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或連接酶鏈反應(LCR)檢測結核菌DNA,是一種簡便、快捷的診斷方法,敏感性可達90%以上,且結果不受抗結核治療的影響[1],但有時存在假陽性結果。④動物接種法耗時長,操作復雜,現臨床已很少應用。
3.6 結核菌素試驗 結核菌素試驗若為陰性,一般認為未曾有過結核菌感染;若為陽性,提示體內曾有過結核菌感染;若為強陽性,提示目前仍有活動性病灶,但不能明確病變部位。
3.7 其他檢查 血常規檢查顯示白細胞計數不高,其中淋巴細胞比例可增高,與化膿性盆腔炎不同;結核活動期血沉增快,且與結核病變活動程度呈正相關;生殖器結核患者血清CA125升高可作為參考指標,但缺乏特異性。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血清特異性標志物在結核病診斷中有一定價值,研究較多的有血清結核抗體和特異性循環免疫復合物(SCIC)、白細胞介素-2、γ-干擾素腺苷脫氨酶等[2,3],這些標志物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有望在生殖器結核診斷中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