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結核于1829年首先由Cooper報道,至1985年為止,在西方醫學界的文獻中僅報道了500多例,多數為全身播散性結核感染的局部表現,少數為原發性乳房結核。本病在歐美國家屬罕見病,但在南非及印度則較為常見,可能與當地的營養、衛生和環境有關。最近國內報道也不少,約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2%。多次妊娠與哺乳者發病率略高。5%的病例可合并乳腺癌。
乳房結核常表現為乳房性感染,反復發作,經久不愈,尤其出現寒性膿腫,潰瘍及竇道形成后,診斷多無困難。若以腫塊為主者,容易誤診,必須與乳房囊性增生癥、外傷性脂肪壞死、乳房腫瘤,尤其是乳腺癌根鑒別。此外要掌握乳房結核的臨床特點:①患者多年輕,以40歲前的居多。②有結核病史,有時伴有其它部位活動性結核。③局部表現為發紅、潰破或竇道形成,部分觸診有囊性感。④腫塊時大時小,抗結核治療有效。⑤穿刺物為液化或干酪祥物時,抗酸染色可發現結核桿菌。
以上幾點是診斷乳房結核的有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