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都在關注的重大課題之一,關愛健康是生命中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
相關介紹:
診斷:對于梗阻型HCM,診斷的主要依據為特征性臨床表現及胸骨左緣收縮期雜音。超聲心動圖是極為重要的無創傷性診斷方法。此外,許多物理檢查技術亦有診斷價值,其中最有意義的是從蹲位突然直立后的血流動力學改變。蹲位可使靜脈回流增加,主動脈壓力升高以及心室容量增加,縮小左心室與流出道的壓力階差,從而使雜音減輕,而突然直立有相反的作用,可引起流出道梗阻加強,雜音增強;此外Valsalva 動作亦可使雜音增強。對無癥狀或有類似冠心病癥狀者,特別是年輕患者,結合特征性心電圖改變、超聲心動圖及心血管造影等可做出診斷。陽性家族史亦有助于診斷。
實驗室檢查:心內膜心肌活檢:熒光免疫法測定法發現肥厚心肌內兒茶酚胺含量增高。組織學發現肥厚部心肌排列紊亂的奇異的肥大心肌細胞。
其他輔助檢查:
1.心電圖 最常見的異常為左心室肥厚及ST-T 改變,深而倒置的T 波,有時很類似“冠狀T”,若見于年輕的患者應警惕肥厚型心肌病。房室傳導阻滯和束支傳導阻滯也較常見,異常Q 波的發生率為30%~50%,大而深的Q 波可出現在胸前左心室導聯,但也可出現在任何肢體導聯上。Q 波的存在與否和梗阻的程度關系不大,Q 波產生的機制不很清楚,但心肌纖維的排列紊亂,纖維化變性,心電活動在室間隔及左室中異常的傳導途徑,均可能是產生異常Q 波的原因。
2.超聲心動圖
(1)室間隔肥厚,室間隔活動度差,心室腔變小,左室收縮期內徑縮小,室間隔與左室游離壁厚度之比>1.3~1.5。
(2)左室流出道狹窄,一般<20mm。
(3)二尖瓣前葉在收縮期時常向前移動和肥厚的室間隔相接觸。這種前移開始于收縮期的前1/3 末,在收縮期中1/3 呈平臺樣和室間隔接觸,形成流出道狹窄,而在收縮期的后1/3 時退回原位。
(4)在舒張早期二尖瓣開放,前葉再次接觸室間隔,且在舒張期時二尖瓣前葉與室間隔之間的距離較正常者小。
(5)主動脈瓣在收縮期提前關閉,等容舒張期時間延長,它反映了心室肌的順應性降低。
3.X 線檢查 心臟輕度增大,以左室為主,左房也可擴大。
4.左心室造影 顯示左室腔縮小變形,主動脈瓣下呈S 形狹窄,心室壁增厚,室間隔不規則的增厚突入心腔,左房也可同時顯影。心室造影除了上述現象外,心影尚可顯示不同的形態,如主動脈瓣下肥厚型、心尖肥厚型、中間部肥厚型等等。
以上是給大家介紹的一些健康信息,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要是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就請咨詢我們的在線專家,我們的專家會為您做詳細的介紹,最后祝愿大家身體健康,工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