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白帶是無色透明雞蛋清樣的,一般無味或略帶腥味,而白帶異常通常包括白帶增多、白帶異味、白帶發黃、白帶有血絲等,那白帶異常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白帶異常的檢查項目有
有胺試驗
用于檢查細菌性陰道病的方法,通過對白帶中的胺試驗反應陽性,可以做出診斷。檢查霉菌與滴蟲,白帶經過處理后在顯微鏡下可以發現有無滴蟲或者霉菌,如果存在滴蟲或者霉菌都會用“+”來表示。化驗時常用pH值來表示酸堿度,正常時pH為4.5,患有滴蟲性或細菌性陰道炎時白帶的pH值上升,可大于5~6。以及線索細胞是指細菌性陰道炎患者有許多桿菌凝聚在陰道上皮細胞邊緣,在懸滴涂片中見到陰道上皮細胞邊緣呈顆粒狀或點畫狀致使模糊不清者即為線索細胞,它是細菌性陰道病的最敏感最特異的體征。
白帶異常的檢查
首先觀察白帶的性狀和顏色,然后通過儀器檢查,利用美國HPV-DNA 檢測系統和電子陰道鏡,能直觀對外陰、陰道、宮頸部位的病變進行定位、分析和診斷,看是否有菌絲或者毛滴蟲,查有沒有白細胞,有沒有增多,有沒有放線菌這些的,有沒有炎癥這樣的,還有可能測一下陰道酸堿度。
青春期以后,由于卵巢逐漸發育到成熟,雌激素、孕激素的分泌,白帶的性狀及量隨卵巢周期變化而有不同。月經中期(排卵期前),由于宮頸腺體分泌旺盛,此時白帶中宮頸粘液成分增多,致使白帶量多,且清亮稀薄如雞蛋清,以利精子通過;排卵后白帶量逐漸減少、變稠;月經前由于盆腔充血,陰道滲出物增多,白帶增多。絕經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體內性激素減少,生殖道逐漸萎縮,腺體分泌及陰道粘膜的滲出均大為減少,以致白帶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