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癱
四肢中的一肢出現癱瘓叫作單癱。單癱可由周圍神經病變及中樞神經病變引起。病變可位于脊髓前角、前根、神經叢和周圍神經。急性發病者見于外傷,逐漸起飛現者見于神經叢及神經根的壓迫,如腫瘤及頸肋的壓迫。臨床上單癱病灶如位于皮質或皮質下區,單癱可為中樞性,如病灶位于脊髓前角、前根、周圍神經,則單癱為周圍性。
偏癱
同一側上肢及下肢肌肉癱瘓稱為偏癱。有時伴有同側下面部肌肉及舌肌的癱瘓。自大腦皮質運動區開始經內囊、腦干至脊髓前角細胞之間的神經徑路的任何部位病變,均可產生偏癱,起病隱襲,呈緩慢進行性發展的偏癱,病因多為顱內占位性病變,如腦腫瘤、腦膿腫、顱內血腫、腦寄生蟲等,如表現為脊髓特點的進行偏癱其病因多為脊髓腫瘤、脊柱結核、脊柱增生性病變、肥厚性硬脊膜炎等。突然起病,急速發展的偏癱多由腦血管病引起。主要為一側上下肢的運動障礙。在臨床上有四種表現形式:①意識障礙性偏癱:表現為突然發生意識障礙,并伴有偏癱,常有頭及眼各一側偏斜。②弛緩性偏癱:表現為一側上下肢隨意運動障礙伴有明顯的肌張力低下,隨意肌麻痹明顯面不隨意肌則可不出現麻痹,如胃腸運動、膀胱肌等均不發生障礙。③痙攣性偏癱:一般的是由弛緩性偏癱移行而來,其特點是明顯的肌張力增高。上肢的伸肌群及下肢的屈肌群癱瘓明顯,肌張力顯著增高,故上肢表現為屈曲,下肢伸直,手指呈屈曲狀態,被動伸直手有僵硬抵抗感。④輕偏癱:在偏癱極輕微的情況下,如進行性偏癱的早期,或一過性發作性偏癱的發作間隙期,癱瘓輕微,如不仔細檢查易于遺漏。
截癱
兩下肢的癱瘓稱為截瘓。絕大部是由頸膨大以下的脊髓損害引起。外傷、刃物刺傷呈棒傷等引起脊髓切斷,脊髓出血或脊柱骨折使脊髓挫傷以及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橫貫性脊髓炎、周圍神經病變、脊髓血管病變、脊髓壓迫性病變、變性疾病等均可出現截癱。按癱瘓時肌張力狀態分弛緩性截癱與痙攣性截癱;按截癱病變部位分腦性截瘓、脊髓性截癱、周圍神經性截癱;按神經元損害的部位分上運動神經元截癱與下運動神經元性截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