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最常見的一種情緒狀態,比如快考試了,如果你覺得自己沒復習好,就會緊張擔心,這就是焦慮。這時,通常會抓緊時間復習應考,積極去做能減輕焦慮的事情。這種焦慮是一種保護性反應,也稱為生理性焦慮。當焦慮的嚴重程度和客觀事件或處境明顯不符,或者持續時間過長時,就變成了病理性焦慮,稱為焦慮癥狀,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的話,就會診斷為焦慮癥(也稱為焦慮障礙)。
為什么會得焦慮癥呢?目前病因尚不明確。研究表明,焦慮癥與遺傳因素、個性特點、不良事件、應激因素、軀體疾病等均有關系,這些因素會導致機體神經-內分泌系統出現紊亂,神經遞質失衡,從而造成焦慮等癥狀的出現。焦慮癥患者往往會有5-HT(5-羥色胺),NE(去甲腎上腺素)等多種神經遞質的失衡,而抗焦慮藥可使失衡的神經遞質趨向正常,從而使焦慮癥狀消失,情緒恢復正常。
大腦的功能是通過各種不同神經遞質的傳遞來實現,神經遞質就好比是郵差,不同的郵差傳遞不同的信息,發揮著各種不同的生理功能。與情緒密切相關的神經遞質有5-HT(5-羥色胺),NE(去甲腎上腺素),DA(多巴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