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最常見的一種情緒狀態,比如快考試了,如果你覺得自己沒復習好,就會緊張擔心,這就是焦慮。這時,通常會抓緊時間復習應考,積極去做能減輕焦慮的事情。這種焦慮是一種保護性反應,也稱為生理性焦慮。當焦慮的嚴重程度和客觀事件或處境明顯不符,或者持續時間過長時,就變成了病理性焦慮,稱為焦慮癥狀,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的話,就會診斷為焦慮癥(也稱為焦慮障礙)。
1、遺傳因素
無論是群體調查、高發家系研究、雙生子研究、寄養子研究、還是分子遺傳學的研究,大多數資料提供與遺傳有關。躁狂癥患者親屬中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10-30倍,且血緣關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2、體質因素
循環型人格的主要特征是交際、開朗、興趣廣泛、好動、易興奮樂觀,也較易變得憂慮多愁,中胚葉型骨骼,肌肉發達,結締組織充實的病人,比外胚葉型體格纖細嬌弱的人患病較多。
3、中樞神經介質的功能及代謝異常
中樞去甲腎上腺素能系統功能異常,中樞5-色胺能系統功能異常,多巴胺代謝障礙假說,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電解質代謝異常,均可導致該病的發生。
4、精神因素
外界環境及精神刺激的因素,也可誘發該病。
5、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
正常人血漿皮質醇的晝夜周期波動有一定規律。躁狂癥病人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表現在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皮質軸的功能失調。抑郁型的病人血中皮質醇的水平比正常人高,同時其血漿中皮質醇晝夜周期波動規律發生紊亂。
6、精神因素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發病可能與精神刺激因素有關,但只能看作誘發因素。
7、電解質代謝異常
在躁狂發作期,可見從細胞內排鈉的能力受損害;抑郁期間則自血液向腦脊液中轉送鈉的能力下降。當疾病好轉時,上述異常漸漸恢復。
8、心理和社會因素
研究已經證實,一個顯著的負性生活事件,即不愉快,在意義上的“損失”,這是令人沮喪的生活事件不僅與抑郁性神經癥,抑郁癥和心,同時也可以“內源性”,因為情感性精神障礙發病的誘因或促進。
9、其他研究情感性精神障礙
(1)內分泌原因:由于某些內分泌疾病,抑郁或躁狂后可能會像庫欣(柯興形)疾病,阿狄森氏病和甲亢等,但可能有一些患者抑郁癥,內分泌異常,預月經,更年期,產后和抑郁癥可能與內分泌的變化中,因此有人認為,內分泌的情感性精神障礙的原因假說。然而,大量研究證實這種假設不合理。
(2)水和電解質異常:有人報告:躁狂癥或抑郁癥有一個細胞內鈉增加,內部有紅細胞鈉,鉀,ATP酶的變化是眾所周知的。但是,這些發現還不能澄清這一疾病的原因。
(3)電生理研究:雖然發現異常,如抑郁癥,睡眠腦電圖可能減少總睡眠,喚醒更多的時候,眼動睡眠(REM)的潛伏期縮短,非REM睡眠,增加了第一階段的三四,以期減少等,但仍不能作為原因的理論。
(4)腦血流的研究:一個相當不一致,案件數目太少。PET研究的結果,并沒有任何積極的結果。
(5)生物節律變化:研究表明,情感性精神障礙的許多生理功能(如體溫,睡眠和皮質醇及其他內分泌)生物晝夜節律,但其意義有待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