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了解自己的病情及身體條件。有些人的病情已經發展到不適合進行某種運動的狀態,比如骨節關節炎病人去登山,結果爬上去了下不來,原因就是對自己的病情不了解。
2. 不互相攀比。比如北京有一大批老年冬泳愛好者,對經常從事這種極限運動的人來說沒有問題,但對一次沒有從事過此項運動的人來說就不可以了。
3. 盡可能做戶外運動。現在有些健身房開在室內,空氣條件不太好,老年人有可能不適應。
4. 運動時有人做伴。幾個人一塊兒運動,互相之間有個照應,在突然發生運動傷害時能夠有人搭救。
5. 注重運動前熱身和運動后冷身。每次運動前花上10分鐘左右來熱身,也就是給我們的身體“預熱”,把血液循環、呼吸、肌肉、骨骼等充分調動起來,這是預防損傷的有效手段。
比如簡單的重點關節的活動和主要肌肉的牽伸,還有慢跑。運動過后的冷身相當于整理運動,防止由于突然停止運動導致擴張的毛細血管無法及時將遠端的血液輸送回心臟,而引起心悸、胸悶等不適。慢走幾分鐘和適當的牽伸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