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功能減退甚至消失就是俗話說的耳聾。一般情況下,如果對方提高的講話聲,耳聾輕度患者是能夠聽到的。一旦出現耳聾癥狀,大家著急治療的心情我們都能理解,但是在治療之前一定不能跳過診斷步驟,因為準確診斷有助于幫助耳聾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診斷耳聾的檢查項目
一、專科檢查
1、耳廓、外耳道口、外耳道:判斷外耳對聲音的傳遞有無影響。
耳聾的檢查項目與診斷原則
2、鼓膜,鼓室:可初步判斷中耳有無疾病,對聲音的傳遞有無影響。
二、耳聾應做的其他相關檢查
血常規、尿常規、血液生化檢查、眼科檢查、心電圖、B超、高氯酸釋放試驗等。
三、儀器檢查
1、音叉試驗
可初步判斷①雙耳聽力是否一致;②耳聾是傳導性聾、感音神經性聾還是混合性聾;③和正常人聽力進行比較。
2、純音聽力檢查
即電測聽,臨床最常用的聽力檢查方法之一。可以準確地了解受試者聽力損失程度、比較準確地分析出病變部位、有時候甚至能分析出導致耳聾的原因。
3、腦干誘發電位(ABR)
對于3歲以下的患者為常規檢查。
臨床運用
1、判斷聽力情況(主要是高頻);
2、確定病變部位。
4、聲導抗
反映中耳傳音系統的功能。
5、40赫茲聽相關電位
主要是聽力情況的客觀評定,尤其是對于1000赫茲以下的更有價值。
6、耳聲發射(OAE):判斷耳蝸功能的客觀檢查之一。
7、特殊檢查
包括CT、MRI等。可以判斷外耳、中耳及內耳的解剖結構是否有異常。
耳聾早期應該如何診斷
1、病史與病因
出生時有無(窒息、缺氧、產程過長、臍帶繞頸、產傷等)。
出生后有無(低體重、黃疸、早產、患病史、用藥史、外傷史、接觸放射線同位素、情緒刺激、噪聲接觸史)。
母親妊娠有無用藥史、患病史、保胎史、外傷史等。
家族中是否有耳聾遺傳史(祖父母、外祖父母、姑表、姨表三代追蹤)。
2、影相學檢查
內耳CT檢查是近幾年來診斷先天性內耳發育異常的一個主要手段,它的高分辨提高了耳疾病的診斷率,提高醫生的診斷水平,尤其對聽神經瘤的早期診斷及前庭導水管擴大均提供可靠依據。
3、聽力檢查
主觀測聽 (純音測聽、聲場測聽、玩具測聽、篩選儀測聽、言語測聽)。
客觀測聽 (聲阻抗、腦干電反應測聽、耳聲發射、多頻穩態誘發電位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