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是比較棘手的一種疾病之一,很多患者長期被該疾病困擾,每一次癲癇病發作,患者的健康就損害一次,要想控制患者的病情,最好的方法是及時的確診患者的疾病,避免疾病惡化,下面我們一起看看癲癇病與其他疾病的鑒別方法有哪些。
癲癇的鑒別診斷
應與暈厥、假性癲癇發作、發作性睡病、低血糖癥做鑒別。根據腦電圖、病史、癥狀及體征不難鑒別。
1、發作性睡病
是一種不明原因的睡眠障礙,是在不該睡眠的時間和場所發生不可克制的睡眠。其睡眠與正常睡眠相同,能被喚醒,多數病人可伴有一種或數種其他癥狀,包括猝倒癥、睡癱癥和入睡性幻覺,也稱為發作性睡眠四聯征。起病年齡以10~20歲居多,兩性發病率相同,個別病例有陽性家族史。
主要癥狀是不能抗拒的睡眠,在各種靜坐環境下,或飯后及下午尤為明顯,大多數病人在發作前先感到睡意加重,或曾努力抗拒,僅有少數病人由相對的清醒狀態突然進入睡眠,每次發作持續數秒至數小時,大約在10分鐘左右,睡眠程度大都不深,容易喚醒,醒后一般感到意識清晰,一日可能發作多次。
本癥臨床上主要應與癲癇小發作鑒別。癲癇小發作起病年齡較發作性睡病早,兒童多見,其發作是突然意識喪失而非睡眠,有的伴有失張力,但持續時間短,一般僅數秒鐘,腦電圖3C/S棘-慢綜合波是癲癇小發作的特征改變。
2、暈厥(附暈厥與大發作、小發作鑒別)
這是因多種原因引起的一時性廣泛性大腦供血不足,而導致大腦皮質高度抑制而突然發生短暫的意識喪失的一組癥狀群。
臨床根據發病原理及產生暈厥的原因分如下幾類:
①反射性暈厥
包括血管減壓性暈厥、直立性低血壓、頸動脈竇綜合征、吞咽性暈厥、排尿性暈厥、咳嗽性暈厥、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
②心源性暈厥
包括心律失常(心律失常【譯】:是由于竇房結激動異常或激動產生于竇房結以外,激動的傳導緩慢、阻滯或經異常通道傳導,即心臟活動的起源和(或)傳導障礙導致心臟搏動的頻率和(或)節律異常。)、病態竇房結綜合征、主動脈狹窄、先天性心臟病、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塞等。
③腦源性暈厥
包括腦部血循環障礙、局部供血不足、神經組織本身病變、顱腦損傷等。
暈厥與癲癇大發作的區別在于
①暈厥發作常無先兆,而癲癇大發作多有先兆。
②暈厥引起的陣攣是呈角弓反張型的全身痙攣,且多發生于意識喪失10秒以上時,而癲癇引起的驚厥呈陣攣性,持續時間較長,發生于意識喪失之前。
③暈厥發作時少見咬破舌頭或二便失禁,而癲癇大發作時較多見。
④暈厥恢復較快,無明顯后遺癥,而癲癇大發作后恢復較慢,常遺留有嗜睡、頭痛及精神錯亂等。
暈厥與癲癇小發作的鑒別
①暈厥發作多伴有跌倒,而癲癇小發作則無;
②暈厥發作時血壓下降,面色蒼白且持續至暈厥后期,而癲癇小發作則無明顯血壓及面色改變;
③暈厥的發作及終止均較癲癇小發作為慢;
④暈厥發作后全身無力,癲癇小發作后仍能繼續活動。
3、偏頭痛
典型的偏頭痛在偏頭痛當中約占10%。一般在青春期發病,多有家族史,強烈的情緒刺激、酒食、月經來潮,以及某些作用于血管的約物等為本病的常見誘發因素。頭痛發作前有先兆癥狀,如閃光幻覺、閃爍的暗點、金星等,并在頭痛發作前達到高峰,然后消失。
普通型偏頭痛是臨床最常見的頭痛類型,無明確的先兆癥狀。有的在頭痛數小時前甚至幾日前,有精神障礙、胃腸道癥狀,頭痛的部位及性狀同典型偏頭痛,但持續的時間較典型偏頭痛長,可以持續好幾天,頭痛可以是雙側性,也可有家族史。
特殊型偏頭痛臨床上比較少見。其中眼肌麻痹型和偏癱型偏頭痛多為青年人,發作開始或發作后在頭痛側出現眼肌麻痹或頭痛對側出現輕偏癱或偏身麻木,失語,可短暫消失或持續較長時間,陽性家族史較多。基底動脈型偏頭痛以女性多見,發作與月經有關,多有陽性家族史,典型表現為在發作前有視覺障礙及腦干功能紊亂的前驅癥狀,持續數分鐘后出現暈厥。意識恢復后于一側頭部或枕部出現搏動性疼痛,伴惡心嘔吐,常持續數小時。
溫馨提示:癲癇患者要合理膳食,飲食有節,避免吃的太飽或者是過于饑餓,一次性的大量飲水,這些都是可以誘發癲癇的發生的,而且癲癇患者不要喝濃茶,和食用含咖啡因的刺激性的食物,要在飲食上避免一些對身體有害的食物。
【參考文獻:《癲癇病1001問》、《癲癇治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