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治性癲癇由于類型不同發作時的表現也不同,常見的表現有突然意識喪失,倒地,頭后仰,由于膈肌痙攣出現吼叫,四肢抽搐,口吐白沫,面色青紫,兩眼上翻,有時伴有大小便失禁,發作后對發作過程不能回憶,全身疼痛乏力。
難治性癲癇的檢查
1、血、尿、大便常規檢查及血糖、電解質(鈣、磷)測定。
2、腦脊液檢查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如病毒性腦炎時壓力增高、白細胞增高、蛋白增高,細菌性感染時還有糖及氯化物降低。腦寄生蟲病可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中樞神經系統梅毒時,梅毒螺旋體抗體檢測陽性。顱內腫瘤可以有顱內壓增高、蛋白增高。
3、血清或腦脊液氨基酸分析可以發現可能的氨基酸代謝異常。
4、神經電生理檢查傳統的腦電圖記錄,包括頭皮電極和特殊電極,如蝶骨電極、鼻煙電極、卵圓孔電極和顱內電極。顱內電極包括硬膜下電極和腦內深部電極。硬膜下電極包括線電極和柵電極,放置在可能是癲癇區域的腦部,往往可以確定癲癇灶和癲癇區域,并可以利用電刺激方法確定運動、感覺和語言的界限,稱為功能定位圖,對規劃手術切除范圍有很大幫助。傳統的腦電圖記錄方法,雖然能確定癲癇灶和癲癇區域,但往往無法將腦電圖的癲癇發作與臨床發作癥狀正確的聯系起來。因此,利用閉路電視或電視影像與腦電圖同時記錄作長程監視,往往能記錄到多次習慣性癲癇發作,區別假性癲癇和確定癲癇發作開始和臨床癥狀的關系。新發展的腦磁圖(magnetoencephalogram,MEG),對腦深部的癲癇放電電源(dipolesource)能提供更準確的定位。
5、神經影像學檢查CT和MRI大大提高了癲癇病灶結構異常的診斷,50%~70%的癥狀性癲癇(symptomaticepilepsy)可以在CT或MRI上看到病理結構變化。
6、神經生化的檢查目前已經應用的離子特異電極和微透析探針,可以放置在腦內癲癇區域,測量癲癇發作間、發作時和發作后的某些生化改變。
7、神經病理檢查是手術切除癲癇病灶的病理檢查,可以確定癲癇病因是由腦瘤、瘢痕、血管畸形、硬化、炎癥、發育異常或其他異常引起。
8、神經心理檢查此項檢查可以評估認知功能的障礙,可以判斷癲癇病灶或區域在大腦的哪一側。
溫馨提示:診斷錯誤、選藥不當、用藥劑量不足、患者依從性差等,可導致醫源性難治性癲癇,如兒童良性部分性癲癇應首選丙戊酸類,若用降低患兒醒覺水平的AEDs如苯巴比妥可使發作增加,卡馬西平對肌陣攣癲癇無效或使發作增加,肌陣攣癲癇首選安定、硝基安定和氯硝西泮(氯硝安定)等,但苯二氮卓類作用時間短,減藥易復發,降低醒覺水平副作用較大,不宜用于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