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葉癲癇病通常為單純部分性發作及繼發全身性發作,可伴偏頭痛,如癇性放電超出枕葉可出現復雜部分性發作。 臨床分為原發性枕葉癲癇和繼發性枕葉癲癇兩種類型。
原發性又稱為兒童良性枕葉癲癇,多見于4~8歲兒童,無腦器質性損害,有自愈傾向。枕葉癲癇病可通過以下方法進行診斷
1、發作性視覺癥狀、眼部的非視覺癥狀及擴散癥狀是診斷枕葉癲癇的重要依據。
2、發作期腦電圖(EEG)變化常顯示區域性(常涉及到顳葉和頂葉)而不是局灶性癇樣放電.
3、顱內EEG記錄可證實枕葉異常放電的起源。
4、CT和MRI檢查
CT檢查可以發現腦部病變,但對于微小的結構性損害,特別是局灶性皮層發育不良者可做MRI檢查。MRI能發現枕葉皮層局灶性增厚、灰質異位、多小腦回、枕角擴大、瘢痕以及腫瘤、血管畸形等結構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