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病是如何診斷的,癲癇是由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而導致的一種發作性、突然性、反復性、短暫性腦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腦部疾病。
人們對癲癇的認識多數局限于,突然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意識喪失等癥狀上,然而這些癥狀只是癲癇大發作的癥狀表現,癲癇在臨床上的癥狀多種多樣,如何確定是否為癲癇,并不只靠癥狀表現,也需要其他依據。那么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癲癇病是如何診斷的。
癲癇病是如何診斷的,主要的分析如下
癲癇病的診斷對于治療來說極其重要,癲癇病的診斷也是如此。要知道,癲癇病不同于其他的疾病,癲癇病診斷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復雜的。如果癲癇病的診斷不正確,對癲癇病患者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不僅會耽誤病情,還有可能導致癲癇病情加重。
在診斷時應弄清以下3個問題
①發作性癥狀是否為癲癇;
②如果是癲癇,是什么類型的發作,是否為特殊的癲癇綜合征;
③如果是癲癇,是否存在致癇病灶,是否有誘發因素,誘因是什么。
因大多數患者發作時有一定的意識障礙,又因為醫師很少目睹患者的發作過程,所以詳確的病史主要靠患者家屬或目睹者陳述出來,密切配合醫師做正確的診斷,以便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防止病情加重。
確定癲癇病的病因
在對患者進行癲癇病診斷時,首先要進行癲癇病和癲癇病綜合征的分類,還需要確定癥狀性癲癇病患者的病因。常見的病因包括:皮質發育障礙、腫瘤、腦外傷、腦血管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寄生蟲、遺傳代謝病、藥物以及全身系統性疾病等。
確診為癲癇病后,接下來要對癲癇病發作類型進行分類。不同類型的癲癇病,治療方法不同,發作分類錯誤,可能導致藥物治療失敗。發作時所表現的癥狀,取決于異常放電在大腦起源的部位和擴散的程度和速度。
對于確定是否為癲癇發作主要依靠病史,醫生通過病史分析患者的發作具有癲癇的共性和不同類型發作的特征時,還需要進行腦電圖檢查尋找診斷的輔助證據,同時尚需排除其他非癇性發作性疾病。
病史資料是診斷癲癇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患者的初次發作年齡、發作情況及發作頻率、發作時間、場合,有無先兆等等。發作時有無意識障礙、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病理反射、自傷、外傷、失禁,發作后有無肢體癱瘓、無力、神經系統體征等。這對癲癇的診斷都有很大的幫助。
腦電圖檢查是診斷癲癇極為有價值的輔助手段。可以同時記錄患者發作時的表現及同期腦電圖變化,對確定是不是癇性發作起著生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