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保肝藥物種類繁多,作用各異,價格相差也很大。雖然本類藥物一般而言毒副作用輕微,安全性較好,但如果選擇和用藥方法不當,也會影響治療效果,增加患者經濟負擔,甚至產生某些不良反應。因此,合理使用保肝抗炎藥物對臨床醫生來說非常重要。
1.急性病毒性肝炎
多為自限性經過,保肝藥物應用宜遵循簡單、安全的原則,忌大量、多種濫用。一般給予維生素、肝泰樂,可再選用一種中藥如茵梔黃等。
2. 慢性病毒肝炎
病程遷延,病毒難于清除,肝臟損傷與自身免疫反應相關,保肝治療是主要手段。此時選用保肝抗炎藥物更為適當,適當輔以營養補充類藥物和中草藥,比如美能、維生素類、易善復等,一般選一種藥物即可。
3.自身免疫性肝病
往往需要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保肝藥物選用有類激素作用的抗炎類藥物為佳,如強力寧、雙環醇片或復方甘草甜素片等。本類疾病多有膽汁淤積表現,須加用利膽藥物如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膽酸等。
4.藥物性肝炎
發病機制包括藥物直接損傷肝細胞和過敏反應等,往往伴有肝內膽汁淤積,重癥須應用糖皮質激素,較輕者以選用抗炎類藥物(如復方甘草酸單銨)和利膽藥物為主;同時可以加用解毒類藥物如還原型谷胱甘肽(泰特)等,減輕藥物毒性反應,促進藥物排出。
5.脂肪肝
多因肝細胞內脂肪堆積或酒精攝入過多造成、不良飲食生活方式所致。治療以低脂肪飲食、戒酒等為主,肝功能異常明顯者用必需磷脂類如多烯磷脂酰膽堿等。也可以試用熊去氧膽酸。
6.先天性疾病
主要是肝豆狀核變性,過多銅沉積于肝組織,應用青霉胺和硫普羅寧。對于各種先天性黃疸患者,各種藥物效果均不理想。
7.其他疾病并發肝臟損害
如全身重癥感染或肝膿腫等,以治療原發病為主,保肝抗炎治療參考急性病毒性肝炎。以上基本包括了臨床上應用保肝抗炎藥物的各種情況,當然一些更具體的問題,比如是靜脈用藥還是口服用藥?
同類藥物選擇哪種? 這些都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包括經濟條件而定。總之,臨床應用保肝抗炎藥物應當遵循簡單、安全、有效、經濟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