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發生是以隱匿的方式出現的,常常經過十幾年或幾十年的漫長演變過程,疾病形成期毫無知覺,等到出現癥狀病變已進入較重階段,因此大多數發病年齡在45歲以上。
動脈壁首先出現炎癥增生,并有鈣質沉著,逐漸向管腔中心發展使血管出現狹窄,血管的狹窄可使遠端組織相對缺血,血運儲備降低,在運動量增加時,組織所需供血增加,而主干血管不能提供足夠的血液供應,造成大量酸性代謝產物堆集,使肌肉組織感覺疼痛不適,同時也刺激側枝循環建立來滿足組織血液供應需要,當病變不斷發展使側枝循環也閉塞時,則出現頑固性肢體疼痛。
由于多處存在斑塊,通常將此形容為“粥樣”斑塊,斑塊中有軟斑和硬斑,有些斑塊較脆易碎脫落,脫落的斑塊可隨血流使遠端血管阻塞,造成嚴重組織缺血壞死,同時脫落斑塊處由于內膜下膠原的暴露可造成血栓形成,也可以使遠端組織缺血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