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是隨著人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血管疾病,其規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時期發生,至中老年時期加重、發病。
動脈硬化形成初期
沉淀在血管壁內的脂紋,只有像縫衣服用的線般粗細,隨后積少成多,進而在血管壁內集成大小不一的脂質斑塊,直接堵塞血管腔發病;有的脂質斑塊還可脫落,隨著血液流動至血管狹窄處堵塞發病。發病種類隨堵塞點不同而異:在腦部稱作腦梗塞,在心臟處即稱作心肌梗塞。
目前專家發現引起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多達百余種,其中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癥、糖尿病、心臟病和吸煙等最為常見。
專家提醒市民,一旦出現動脈硬化,也不必恐慌,只要到正規醫院接受規范治療,在大夫指導下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就能有效避免腦血管病等嚴重疾病的發生。此外,抽血檢測血脂、血糖或接受頸部B超等檢查,均可早期發現動脈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