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骨髓瘤是常見的惡性漿細胞病,主要腫瘤細胞就是骨髓中的漿細胞,一旦患上多發性骨髓瘤,給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比如此病常伴有多發性溶骨性損害、高鈣血癥、貧血、腎臟損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因此容易出現各種細菌性感染。所以如何確診多發性骨髓瘤很重要,準確的確診是成功治療的一半,那么,確診多發性骨髓瘤需做哪些檢查?
1、對外周血的檢查
貧血見于絕大多數患者,隨病情進展而加重。一般屬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但可有大細胞性貧血伴骨髓幼紅細胞巨幼樣變,也可因有失血而表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紅細胞常呈緡錢狀排列,此因異常球蛋白包裹紅細胞表面使紅細胞表面負電荷之間排斥力下降而相互聚集的結果。紅細胞聚集現象可能給紅細胞計數(紅細胞【正常值及臨床意義】)、血型檢查造成困難。
2、腎功能常受損的檢查
尤多見于病程中期、晚期。排泄試驗、放射性核素腎圖等檢查可確定腎功能是否受損及受損程度。晚期可發生尿毒癥,成為死因之一。當患者有大量本-周蛋白尿時,應避免進行靜脈腎盂造影,因造影劑可能與本周蛋白發生反應而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
3、血液生化異常
血鈣常升高,國外報告高鈣血癥在MM的發生率為30%~60%,國內報告發生率為15%~20%。血磷一般正常,腎功能不全時磷排出減少可引起血磷升高。膽固醇可正常、升高或降低,高膽固醇血癥多見于IgA型骨髓瘤,低膽固醇血癥多見于IgG型骨髓瘤。高尿酸血癥在本病常見,可并發泌尿道結石。
4、骨髓瘤細胞檢查
骨髓瘤細胞的出現是MM的主要特征。骨髓一般呈增生性骨髓象,各系統比例與瘤細胞數量有關,當瘤細胞所占比例較小時,粒細胞和紅細胞系比例可大致正常,巨核細胞數也可在正常范圍;當瘤細胞數量較多,所占比例較大時,粒細胞系、紅細胞系及巨核細胞均可明顯減少。
5、免疫熒光檢查
應用抗免疫球蛋白的重鏈抗體和抗免疫球蛋白輕鏈抗體,進行免疫熒光法檢查,可發現骨髓瘤細胞呈陽性,但僅含有一種重鏈和一種輕鏈,與其血清中M蛋白的重鏈、輕鏈類型一致。血清異常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異常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引起的高球蛋白血癥是本病的重要特征之一。血清清蛋白減少或正常,A/G比例常倒置。異常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大量增多的同時,正常免疫球蛋白常明顯減少。
6、尿液檢查
多發性骨髓瘤的尿液檢查,常規檢查常發現有蛋白尿、鏡下血尿,但管型少見,有時可見到漿細胞。具有診斷意義的是尿中出現本周蛋白,又稱凝溶蛋白,但進一步加熱則又溶解。本周蛋白就是自腎臟排出的免疫球蛋白輕鏈。尿中出現大量單一輕鏈,而另一種輕鏈含量減低甚至檢測不出,是多發性骨髓瘤的檢測之一。
溫馨提示:多發性骨髓瘤與很多疾病相鑒別的同時,所以在檢查時要與慢性炎癥、傷寒、紅斑狼瘡、肝硬變、轉移癌所致反應性漿細胞增多癥、意義未明單克隆丙球蛋白血癥(MGUS)和老年性骨疏松、甲狀腺功能亢進相鑒別。
【參考文獻:《多發性骨髓瘤診療常規》《多發性骨髓瘤理論與實踐》《臨床腫瘤診療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