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患兒通常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易沖動、學習成績差等,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干擾而分心,即使家長及時制止也起不到很好的作用,他們依然會我行我素,因此在學校多動癥患兒往往很難和老師同學相處,在家里也常常讓家長感到無奈。家長切不能忽視孩子所謂的壞毛病,應及早帶他們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多動癥患兒注意障礙的診斷標準(至少有下列4項):
1、做事難于持久,常常一件事沒做完,又去干別的事。
2、難以始終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業或家務勞動等。
3、經常丟失或特別不愛惜東西。
4、上課很不專心聽講,常東張西望或發呆。
5、與他說話時,常常心不在焉,似聽非聽。
6、學習時容易分心,聽見任何外界聲音都要去探望。
7、做作業拖拉,邊做邊玩,作業又臟又亂,常少做或做錯。
8、不注意細節,在做作業或其它活動中常常出現粗心大意的錯誤。
多動癥的診斷標準如下(至少有下列4項):
1、好與小朋友打逗,易與同學發生糾紛,常不受同伴的歡迎。
2、需要靜坐的場合難于靜坐,常常動個不停,或在座位上扭來扭去。
3、很難集中思想聽課、做作業或其他需要注意力集中的事情。
4、要求必須立即得到滿足,否則就產生情緒反應。
5、上課時常做小動作,或玩東西,或與同學講悄悄話。
6、難以遵守集體活動的秩序和紀律。
7、經常話多,好插嘴,別人問話未完就搶著回答。
8、常常十分喧鬧,不能安靜地玩耍。
9、常常干擾其他兒童的活動。
10、動作笨拙,靈巧和協調動作較弱。
11、粗心大意,常常有始無終。
12、常常干擾他人的活動。
13、容易興奮和沖動,有一些過火的行為。
14、常在不適當的場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險,易出事故。
15、學習困難,成績差,但不是由于智能障礙所引起。
多動癥病程診斷標準:起病于7歲前(多在3歲左右),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6個月。
多動癥排除標準:排除精神發育遲滯、廣泛性發育障礙、情緒障礙,或其它精神疾病。
多動癥嚴重標準:對社會功能(如學業成績、人際關系等)產生不良影響。
溫馨提示:多動癥患兒大多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是學習、行為、情緒方面有明顯的缺陷,患兒大多情緒不穩而且沖動任性,自我控制能力極差隨著年齡增長,因自控能力差易受不良影響和引誘,可發生打架斗毆、說謊偷竊,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兒童多動癥危害嚴重,及時干預是關鍵。
【參考文獻:《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識別評估和治療:中小學生注意缺陷多動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