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體腺瘤應做什么檢查?垂體瘤的診斷主要依據相應的臨床癥狀、體征、垂體激素的檢測以及影像學的檢查等做出診斷。垂體激素在很多實驗室,甚至是基層醫院都已經能夠檢測。
但是在臨床診療過程中,往往過于依賴實驗室檢查,而忽略了垂體激素的分泌節律對取血時間的特殊要求,使得很多患者的激腦垂體瘤素測定結果無法判斷。垂體腺瘤應做什么檢查?
腦垂體瘤系良性腺瘤,是鞍區最常見的腫瘤,約10萬人口中即有l例,近年來有增多趨勢,特別是育齡婦女。腦垂體腺瘤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視力視野障礙及其他神經系統所見,以及內分泌學檢查和放射學檢查等。
在垂體分泌的激素當中,GH、ACTH和PRL的分泌有明顯的晝夜節律,并且都是應激激素。其中GH和ACTH的臨床取血時間應該為8AM(空腹),并且取血前應該在安靜的狀態下休息半個小時以上再取血。
而血PRL的測定應該是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之間取血,測定的PRL結果為谷值,這樣測定的值可以反映患者的非應激狀態下的血清PRL水平。
垂體瘤診斷方面,影像學檢查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其中以鞍區的核磁共振(MRI)檢查對垂體瘤的檢出率最高。通過鞍區薄層(每1mm掃描一層)增強影像的MRI檢測,若結合動態造影MRI檢測,直徑小至2-3mm的垂體微腺瘤也可以顯像。
鞍區增強CT顯像對于部分垂體大腺瘤顯像效果好,可以了解鞍底骨質的破壞程度以及蝶竇氣化的程度。
通過詳細的臨床問診、體格檢查、垂體激素的測定以及影像學的檢測,垂體瘤的診斷不難確定。
在臨床上,垂體瘤的發病主要是發生在垂體上的良性腫瘤,同時又稱為垂體腺瘤,是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之一,約占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10-15%。絕大多數的垂體腺瘤都是良性腫瘤。
垂體瘤的治療主要包括手術、藥物及放射治療三種治療方法。正是由于沒有一種方法可以達到完全治愈每一種垂體瘤的目的,所以各種治療方法各有利弊,應該根據患者垂體瘤的大小、激素分泌的情況、并發癥及共患疾病的情況、患者的年齡、是否有生育要求以及患者的經濟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