癤病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長癤子,是毛囊被細菌感染后形成的較大塊的紅色腫物,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侵犯毛囊及其周圍組織所引起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癤好發于富有毛囊和皮脂腺的頭、面和背部,以及易受機械性刺激的頸部、腰部和臀部。
癤初起為皮膚上現出紅,腫,痛小硬結,成錐形隆起,有觸痛;隨即硬結頂出現黃白色膿頭,周圍為紅色硬盤,病員自覺局部發癢,燒灼感及跳痛;以后膿頭破潰,排除少許膿液后疼痛減輕,或其頂端形成一個膿栓,與周圍組織分離而脫落,炎癥逐漸消退,創口自行愈合。
診斷
1.局部紅,腫,熱,痛的小結,呈圓錐型。
2.炎癥繼續發展,結節增大,疼痛加劇。
3.數日后結節中央組織壞死,溶解形成膿腫,硬結變軟,疼痛減輕,中央膿頭大多自行破潰,排出膿液,炎癥消退痊愈。
4.癤一般無明顯全身癥狀,但若發生于血流豐富的部位,全身抵抗力減弱時,可引起不適,畏寒,發熱,頭痛和厭食等毒血癥癥狀。
5.面部癤腫如合并顱內感染時,面部腫脹嚴重,可伴寒戰,高熱,頭痛等海綿竇感染性栓塞。
鑒別診斷
1.多發性汗腺膿腫 也在夏季發病,多見于嬰幼兒及體弱的產婦的頭,額等處,皮損為多發性皮下膿腫,表面壓痛,炎癥較輕,無膿栓,遺留瘢痕,通常伴有很多痱子,一般人稱為痱毒,也有人稱為假性癤病(Pseudofurunculosis)。
2.化膿性汗腺炎 多見于青年女性,皮損為皮下硬結,形成皮下膿腫,隨后表皮紅、腫、熱、痛、破潰結疤,皮損好發于腋下,腹股溝,生殖器及肛周,臍周等。
3.痤瘡 痤瘡輕度感染時,有紅,腫,痛,但病變小,頂端有點狀凝脂。
4.皮脂囊腫 皮脂囊腫感染時有紅,腫,痛,但先前較長時間內已有圓形無痛性腫物,表皮如常。
5.癰 癰有紅,腫,痛,但同時有多個毛囊感染,病變范圍較癤大。
中醫診斷
1.暑癤
證候:初起局部皮膚潮紅,次日發生腫痛,根腳很淺,范圍局限,多在1寸左右。一種是先有黃色膿頭,隨后疼痛增劇,自行破潰,流出黃白色膿液,腫痛即逐漸減輕;另一種結塊無頭,潮紅疼痛,腫勢高突,2~3天成膿切開膿出黃調,若遷延1周以上,切開則膿水稍薄,或挾血水,再經2~3天收口。
辨析:暑癤以夏秋季節發病、紅腫痛為辨證要點。病機:暑熱侵犯,日久化毒,毒壅血瘀,熱腫生腐,形成暑癤。
2.螻蛄癤
證候:瘡形、腫勢雖小,而根腳堅硬,潰破雖出膿水,而堅硬不退,瘡口愈后,過一時期還會復發,往往一處未愈,他處又生;或瘡大如梅李,相聯三、五枚,潰破膿出,其口不斂,日久頭皮串突,舌苔黃,脈虛數。
辨析:本證以腫勢緊硬,瘡口不斂,日久頭皮竄空為特征。病機:素體氣血虛弱,毒壅血瘀,血肉腐敗,膿毒腐骨。
3.癤病
證候:好發于項后、背部、臀部等處。可在一定部位有兒個到數十個,反復發作,纏綿經年不愈;也有在身體各處散發,一處將愈,他處又起,或間隔2周,月余再發。舌紅苔薄,脈細數。
辨析:本證以身體各處散發,好發于項背發際為辨證要點。病機:陰虛內熱,染毒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