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癥狀表現,但是如果我們要是能夠提前去預防的話,就可以在最大程度減少耳鳴所帶來的危害。
1、噪聲
暴震聲和長時間的噪聲接觸,均能導致聽力下降和耳鳴產生,對高危人群(工作在高強度噪聲環境中)要注意噪聲防護。
如減少噪聲源或佩戴防護耳罩、耳塞等。此外,要注意不要長時間,大音量在有噪聲的環境中使用隨身聽耳機。
2、調節情緒
遇事要懂得控制情緒,盡量少發脾氣,不要多慮、多疑。有焦慮和抑郁癥狀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藥治療。
3、減少噪聲刺激
不要長期戴耳機聽音樂,盡量減少在聲音嘈雜的娛樂場所內停留的時間。
4、保證睡眠
盡量不要熬夜,每天睡覺前,可用熱水泡腳,以舒緩情緒,促進睡眠。失眠者可以服用一些安神的中藥,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鎮靜安眠藥。
5、精神緊張和疲勞
當長期處于精神高度緊張和在身體疲勞狀態時均易使耳鳴加重。因此適當調整工作節奏,放松耳鳴患者的情緒,轉移對耳鳴的注意力都是有益的。
6、特殊藥物
耳鳴患者由于其他疾病就診時,請不要忘記告訴醫師,自己患有耳鳴。因為有些藥物會使您已有的耳鳴癥狀加劇。
7、調節內分泌
更年期婦女若出現頑固耳鳴,應去醫院就診,檢查內分泌指標。若有必要,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雌激素,以緩解耳鳴癥狀。
8、不良習慣
咖啡因和酒精常常可使耳鳴癥狀加重:吸煙可以使血氧下降,而內耳毛細胞又是一種對氧極其敏感的細胞,所以缺氧會對毛細胞造成損害,因此要注意改變不良習慣。
9、日常生活防噪聲
老年人倘若長時間接觸機器轟鳴、車間喧鬧、人聲喧嘩等各種噪聲,會導致內耳的微細血管經常處于痙攣狀態,內耳供血減少,聽力急劇減退,甚至引發噪聲性耳聾。因此,盡量避免或減少噪聲的干擾,是老年人保護聽力的首要一條。
10、熄滅肝火平平心
老年人如經常處于急躁、惱怒的狀態中,會導致體內植物神經失去正常的調節功能,使內耳器官發生缺血、水腫和聽覺障礙,這樣容易出現聽力銳減或暴發耳聾。所以老年人要盡量使自己保持輕松愉快的良好心情。
11、戒挖耳道避外因
經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發炎,還可能弄壞耳膜。耳道奇癢難忍時,可以用棉簽沾少許酒精或甘油輕擦耳道,亦可內服維生素B、C和魚肝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