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與年齡不存在關系,但不論是什么類型的癲癇,在發作時均伴有腦部的癇性放電,這就需要患者結合誘發實驗進行24小時連續描記,如果總的陽性率也只在80%~90%左右的話不屬于癲癇,需要再結合病史,體檢以及其他方面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加強腦電圖的檢查,通過一系列的檢查后,才可確診,患者是否所患的是癲癇。
為了降低癲癇的概率,年輕人應該注重優生,禁止近親結婚。這就要求女性在孕期頭3個月,一定要遠離輻射,避免病毒和細菌對自己和寶寶有所感染。根據有關規定進行按時孕檢,分娩時要避免胎兒缺氧、窒息、產傷等不良現象的出現。很多案例表明,小兒經常會出現高燒不斷的現象,小兒出現發熱現象可重可輕,家長們要注意,在小兒發熱時應及時就診,切忌拖延,避免孩子發生高熱驚厥,損傷腦組織。但并不表示嬰兒時期不患癲癇的話,以后患上癲癇的概率就為0。因此,無論是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應注意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科學得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和飲食,保證充足的睡眠。要保持腸胃順暢,如果腸子未能每天蠕動,在睡前喝些檸檬汁,具體做法是用2粒檸檬兌2--3升的水飲下,還可以服用2湯匙橄欖油,橄欖油對腸胃有較好的潤滑作用,可順滑腸道。
預防癲癇發作是每個患者都需要注意的,不僅患者需要時刻注意,家人也要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多加小心。應該如何有效得預防癲癇呢?如果患者單次癲癇發作,但時間超過30分鐘的,或者是癲癇頻繁發作,這種狀況是比較緊急的,需要及時進行搶救。患者們不用擔心,一般癲癇可以預防,預防癲癇主要是指避免癲癇的誘發因素。統計資料表明,患者在第一次羊癲瘋發作后,復發率為27%~82%,但是多數患者在單次發作后,會出現復發現象,因此預防癲癇的發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很多患者會問,如果癲癇得到控制后,是不是就可以停止用藥了呢?
患者的病況好轉后,沒得到根治的話,還是要多加預防的,停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專家建議癲癇發病年齡大于30歲者需謹慎停藥,不建議患者短時間就停藥,如果停藥的時候太快,可能會造成反復發作,因此患者從開始減藥到停藥需要經歷半年到1年的時間。
其次,患者還可通過中藥對癲癇進行治療,如果患者發作前常感眩暈、頭痛、胸悶乏力、多痰等,會突然昏倒,神志不清、抽搐、口吐痰,出現耳鳴,或精神恍惚但沒有出現抽搐,舌稍紅,苦白膩或黃膩,可選用天麻、陳慶各10克,大米100克,取白糖適量。主要步驟是將天麻、陳皮與米同煮粥,熟后加入白糖調勻,分2次在一日里服完。這種中藥配方對患者預防發作有很好的功效。還有一個中藥配方是主治癲癇大發作的,取天麻30克、川貝母15克、膽南星15克、全蝎18克、 菖蒲15克、僵蠶18克、蜈蚣5條、白礬18克、皂莢18克、天竺黃30克、姜半夏30克、橘紅15克、茯苓30克、還有朱砂12克,再把所有的配方都研成粉末,加入30g姜汁,竹瀝30克后加入水進行稀釋,做成綠豆大的丸子,裝進瓶子里可給癲癇病患者備用,以防因緊急情況造成生命危險。
癲癇雖然是一種比較可怕的病癥,但只要病患與家人進行有效的預防,配以治療,癲癇是可以得到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