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數據表明:冬春季節是癲癇的高發期,遭遇刺激、過度勞累、溫度下降過快等都有可能導致癲癇復發,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專家建議,癲癇病人如能正確治療、日常生活上有所注意,可降低癲癇復發的幾率。
全國有600萬以上癲癇患者
據北京華盛醫院癲癇專家哈巖教授介紹,癲癇病俗稱羊癲瘋,是發病率比較高的病例,在人群當中的發病率是3%。~5%。,估計我國有600萬以上癲癇病人。癲癇分為原發性癲癇和繼發性癲癇。7~11歲和17~20歲的人群是原發性癲癇的高發人群。而繼發性癲癇是外傷、腫瘤、腦炎、腦中風等引起的癲癇。
癲癇在癥狀表現上,可分為典型大發作和不典型發作兩種。典型大發作表現為發作性的神志不清、雙眼凝視、四肢抽動、口吐白沫等。不典型的發作時會出現肢體抽搐或突然情感異常、記憶扭曲、出現幻覺或錯覺等情況。
病人在治療和生活上都要注意
哈巖教授表示,目前80%的癲癇患者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10%~15%的病人達不到理想的療效,其部分原因是病人的醫從性較差,病人對癲癇的認識也不是很到位。而約5%的患者為難治性癲癇。
哈巖教授提醒說,在癲癇的治療上,患者要注意三方面問題。
一是要正確認識癲癇這個疾病,及時接受正規的治療,有些人會把癲癇與精神病混為一談,事實上,癲癇屬于神經內科應治療的疾病而不是精神病院“研究”的對象;
二是接受治療后不能怕吃藥,更不能存在僥幸心理,一味向江湖郎中尋求立即就能治愈的“靈丹妙藥”;
三是應認識到治療癲癇是一個較緩慢的過程,需要兩到三年的服藥治療,因此,病人中途不能隨意停藥、換藥,必須在神經內科醫師的正確指導下進行。
癲癇病人及時去醫療機構復查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療后前半年的復查尤其不可缺少。前半年主要檢查肝功能、血常規等項目,看看服用的藥物有沒有副作用。患癲癇的兒童隨年齡增大、體重增加,要及時調整藥劑量、復查血藥濃度。
在日常生活上,癲癇病人也比正常人有更多的禁忌。過度疲勞、過度緊張都可能導致癲癇發作,因此平時不能過度勞累,并要保證睡眠充足,保持身體舒適、放松;飲食方面,禁酒是第一要務,咖啡、巧克力、濃茶等含有咖啡因和茶堿的飲料和食品,也是癲癇病人飲食清單所禁止的。如果做到以上幾點,癲癇復發的幾率會降低許多。
除此之外,癲癇病人在安全方面比常人要花更多心思。專家建議癲癇病人最好不要駕駛速度較快的機動車,也不要進行游泳、登高等危險活動,以免病情發作時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