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顧名思義,是發生于骨髓部位的炎癥,急性骨髓炎遷延難愈則會轉為慢性骨髓炎。對付慢性骨髓炎,首先應防止疾病惡化,再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那么慢性骨髓炎治療原則是什么呢?
慢性骨髓炎治療原則是什么?
從中醫上說,內應扶養正氣、提高機體抵抗力, 增強機體對外來邪毒的抗病能力。主要采用養陰益氣、溫腎健脾、托里排毒等方法,這是治療的關鍵。它不僅可以促進膿液、死骨的排出,竇道的早日愈合,還可以防止竇道的反復發作。
慢性骨髓炎治療三步走
一、排毒
用具有排膿、腐蝕作用的中藥,自內而外破壞竇道和死骨,促進膿液、死骨和無活力組織排出,使肉芽鮮紅形成新鮮創面。
二、生肌
采用具有祛腐生肌、長肉斂瘡作用的中藥,自內向外促進骨髓、骨質、肌肉及皮膚組織再生和修復,最后使竇口愈合。
三、手術
大塊死骨及病灶無法排出時,可采用手術方法進行病灶清理、死骨清除、連續灌洗術。對皮膚、軟組織缺損嚴重,創面深陷呈漏斗狀者應行帶蒂肌瓣填充術,方能消滅死腔。
溫馨提醒
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疲勞過度,過于勞累會造成人體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此時細菌可乘虛而入,導致骨髓炎及其他疾病的發生。如有其他疾病的發生,治療期間切不可濫用或長期使用激素類化學藥物,避免造成骨質硬化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