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在現代都市中發生的比例越來越高,其帶來的危害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在醫學上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由于外痔生長在體外,所以容易發現,而內痔則不同,內痔只有在患者每次如廁時才會脫出。而痔瘡每次都會出現便血的癥狀,便血很容易導致患者貧血。那么內痔瘡便血怎么診斷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的介紹。
專家指出內痔瘡便血的癥狀表現為無疼痛,少數有墜脹感,當內痔或混合痔脫出嵌頓,出現水腫、感染、壞死時,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內痔、痔塊脫垂及肛管括約肌松弛,常有分泌物流出,內痔瘡便血是由于分泌物刺激,肛門周圍往往有瘙癢不適,甚至出現皮膚濕疹,病人極為難受。
內痔瘡便血是大部分人都很難對付的疾病,因此,在正常的生活中,患者朋友要多加護理,內痔瘡便血這種疾病并不可怕,關鍵是要及時發現并且早治療,是最重要的。
內痔瘡便血臨床上常將下端直腸癌誤診為痔,延誤治療。誤診的主要原因是僅憑癥狀診斷,未進行直腸指診及肛門鏡檢查,因此在內痔瘡便血診斷中一定要做以上兩種檢查。直腸癌在直腸指診下可捫到高低不平硬塊,表面有潰瘍,腸腔常狹窄也是內痔瘡便血常見的病因。
內痔瘡便血的診斷,主要靠肛管直腸檢查。首先做肛門視診,用雙手將肛門向兩側牽開,除一期內痔瘡便血外,其他3期內痔多可肛門視診下見到。對有脫垂者,最好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觀察,這可清楚地看到痔塊大小,數目及部位的真實情況,特別是診斷內痔瘡便血,更有意義。
其次做直腸指診:內痔無血栓形成或纖維化時,不易捫出,但指診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腸內有無其他病變,特別是除外直腸癌及息肉。內痔瘡便血最后做肛門鏡檢查:先觀察直腸粘膜有無充血、水腫、潰瘍、腫塊等,排除其他直腸疾患后,再觀察齒線上部有無痔,若有,則可見內痔向肛門鏡內突出,呈暗紅色結節,此時應注意其數目、大小和部位。內痔瘡便血的診斷要到正規的大醫院進行,這樣才能保證診斷的正確性和安全性。
內痔瘡便血怎么辦?
1、痔無癥狀不需治療,只需注意飲食,保持大便通暢,保持會陰部清潔,預防剏癥的發生。只有并出血、脫垂、血栓形成及嵌頓等才需要治療,痔很少直接致死亡,但若治療不當,產生嚴重的并發癥,亦可致命。因此,對痔的治療要慎重,不能掉以輕心。
3、當保守療法失敗或三、四期內痔周圍支持的結締組織被廣泛破壞時才考慮手術。
根據以上觀點,內痔瘡便血治療宜重在減輕或消除其主要癥狀,而非很治術。因此,解除痔的癥狀較痔的大小變化更有意義。
2、內痔瘡便血治療以各種非手術療法的目的都旨在促進痔周圍組織纖維化,將脫生的肛管直腸粘膜固定在直腸壁的肌層,以固定松弛的肛墊,從而達到止血及防止脫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