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動靜脈畸形的自然史已清楚表明其每年的出血發生率為1%~3%首次出血的死亡率6%~13.6%,15年自然死亡率為15%~20%出血后存活者的病殘率為4%~23%,復發出血者的死亡及致殘率更高。每次出血出現神經功能缺失的機會是50%;后顱窩的腦動靜脈畸形預后更差薛慶澄(1990)報道24例動靜脈畸形經保守治療再出血5例,死亡2例(8.3%);美國協作研究組(1966)報道非手術治療動靜脈畸形的死亡率高達20%;Quidetti(1980)報道的保守治療50例,平均隨訪2.5年,結果發現死亡率為20%其中有17例再出血,18例惡化,只有5例好轉。文獻中報道的手術死亡率及病殘率懸殊很大,以往腦動靜脈畸形的手術死亡率在12%~17.3%之間,近年來由于手術技術的改進,手術死亡率已大大下降。最近報道的幾組手術死亡率在1%~11%之間,病殘率5%~28%,優良率75%~87%;較大的動靜脈畸形手術死亡率為10%,病殘率30%手術治療動靜脈畸形防治再出血的有效率達98.5%,而對于防止癲癇發作有效率為79.2%,術后再發癲癇的發生率為4.4%而手術后或出血后30天內發生的癲癇預后良好。有人統計內外科治療動靜脈畸形癲癇發作的消失率無明顯差異。據Drake(1972)統計動靜脈畸形第一次出血后手術死亡率為10%,第二次為13%,第三次為20%;保守治療則為16%17%和19%。一般認為病變小者比病變大者預后好,單發者比多發者預后好,位于非功能區者比功能區者預后好,腦表面者比腦深部者預后好,幕上者比幕下者預后好,成人比兒童預后好皮層非功能區的手術死亡率在5%以下,功能區者死亡率在30%~58%之間。
平時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保護我們健康的方法,但是也有很多可以危害我們的因素,我們要避開這些致病因素,找出保護我們健康的方法。任何疾病都有保健的方法,能夠使患者在治療后有一個恢復的過程,患者必須知道這種方法,不然治療效果就會打折扣。這種疾病是我們比較熟悉的疾病,對人們的健康威脅已經很大,所以我們要做好疾病的保健與治療,幫助患者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