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膠質瘤的病癥表現為占位效應引起顱內壓增高,頭痛最為常見。另外有嘔吐、視神經盤水腫。起源于神經間膠質、室管膜、脈絡叢上皮、神經元等,起因至今未明。
腦腫瘤中膠質細胞瘤發病率最高,綜合發病年齡高峰在 30-40歲,或10-20歲。大腦半球發生的膠質瘤約占全部膠質瘤的51.4%,以星形細胞瘤為最多,其次是膠質細胞瘤和少枝膠質細胞瘤,腦室系統也是膠質瘤較多的發生部位,占膠質瘤總數的23 .9%,主要為管膜瘤,髓母細胞瘤,星形細胞瘤,小腦膠質瘤占膠質瘤總數的13%,主要為星形細胞瘤。
1、腫瘤起源
有理論說腫瘤發生的原因是原始細胞的胚胎殘余灶生長成為腫瘤,這些殘余細胞可因炎癥刺激而致慢性增殖,形成腫瘤。多發性膠質瘤或稱膠質瘤病則可能有一個以上的腫瘤發生中心。
2、遺傳因素
有關膠質瘤的家族發生率各類報道結果不盡相同。近20年對膠質瘤的染色體進行了研究,發現多在C組染色體有異常,但與膠質瘤的因果關系尚不明確。
3、生化環境
膠質瘤細胞中的色素氧化酶、磷酸激酶及ATP均較正常細胞為低,但β葡萄糖醛酸酶較正常腦組織高(室管膜瘤除外),LDH(乳酸脫氫酶)因腫瘤組織的高代謝而與正常腦組織不同。
4、電離輻射
長期暴露在有輻射的環境中,如Х射線、γ射線、核輻射等,患腦膠質瘤的機會就會增加。
5、亞硝基化合物
這類化合物隨著現代工業化的發展,已經廣泛存在于我們生存的環境中,特別是產生于食物的加工過程中。
6、污染的空氣
已經證實不僅長期工作在有空氣污染環境中的勞動者發生腦腫瘤的幾率明顯增加,就是他的孩子腫瘤發生率也高于其他的孩子。
這些職業主要與造紙、磨粉、手工業、印刷、化工、煉油和金屬冶煉等有關,主要是空氣中存在著大量的烴類化合物。
7、不良的生活習慣
如偏食某類食物、飲酒、吸煙等,這些因素雖然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就與膠質瘤的發生有關,但已經證實與消化道腫瘤和肺部腫瘤等的發生有關。
8、感染
一些動物實驗已經證實某些病毒感染能夠誘發腦腫瘤,特別是在懷孕期間的病毒感染對胎兒的未來威脅更大。
專家提示
瘤的性質幾乎皆為膠質瘤,以星形細胞瘤和多形膠質母細胞瘤最多見,部分可為神經節膠質瘤和室管膜瘤。位于腦干上段主要是低度惡性星形細胞瘤而腦干下段則以膠質母細胞瘤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