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念認為,感冒是因為氣候的變化、身體受涼、勞累過度、機體抵抗力下降,或通過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等因素所致。近年來,醫學專家經臨床觀察又發現感冒的5種新途徑。
感冒的5種新途徑
一、“吃”出來的感冒醫學研究表明,感冒與飲食關系密切,一些感冒是由于飲食不當而引起的。諸如過多地食用高脂肪食物、肉類、乳制品、黃油等,可降低體內免疫細胞的抗病毒能力引起感冒;過多地攝入高鹽食物,可導致唾液分泌減少,使口腔黏膜水腫、充血、病毒增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最終導致感冒;食用過多的高糖食物,可消耗體內水分和營養物質,引起口干舌燥,使免疫力降低,進而誘發感冒。為此專家建議,為了預防“吃”出感冒,飲食應該葷素搭配,少吃油炸、腌制食物。
二、“摸”出來的感冒醫學研究顯示,通過手的觸摸最容易傳染感冒。英國研究人員讓20名健康試驗者到感冒病人房間住3天,由于他們保持正?;顒?、營養和清潔,都沒有感染上感冒,因為感冒病人嘴里噴出的飛沫中,僅有8%帶感冒病毒。感冒病毒普遍存在于感冒病人鼻腔的鼻涕里,鼻腔的溫度、濕度都適宜感冒病毒的繁殖,并且病毒都是從這里向外傳播。感冒病毒能在手帕上存活1小時,在手上存活70小時,感冒患者擤鼻涕或掏鼻孔時將病毒粘到手上,再通過手把病毒轉移到所接觸的地方——手帕、毛巾、門把手、電話機、桌椅等處,健康人接觸這些污染了感冒病毒的手或物品,再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就會感染上感冒。因此,防止感冒最有效的方法是不和感冒病人握手,勤洗手,勤換手帕,改掉用手觸摸鼻、眼的習慣。
三、“愁”出來的感冒情緒與免疫機能是一對“戀生兄弟”,經常發愁的人可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機體殺傷、吞噬病原微生物和炎癥細胞能力減弱,干擾素水平降低,造成呼吸防御功能暫時性減退,給無孔不入的呼吸道病毒以“可乘之機”。據資料統計,經常發愁的人,患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是對照組2-3 倍。英格蘭感冒研究小組的學者,為健康自愿者做了心理方面的測試,把受試者的心理壓力分成等級,然后上他們感染感冒病毒。結果,受心理壓力大的一組及性格內向的一組要比受心理壓力小的一組及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