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統在人體的各種系統中與外環境接觸最頻繁,接觸面積大,在呼吸過程中,外界環境中的有機或無機粉塵,包括各種微生物、異性蛋白過敏原、塵粒及有害氣體等皆可吸入呼吸道肺部引起呼吸系統感染。
呼吸系統的咳嗽、咳痰、咯血、氣急、哮鳴、胸痛等癥狀,雖為一般肺部所共有。但仍各有一定的特點。
(一)咳嗽
急性發作的刺激性干咳常為上呼吸道炎引起,若伴有發熱、聲嘶,常提示急性病毒性咽、呼吸系統疾病喉、氣管、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多在寒冷天發作,氣候轉暖時緩解。體位改變時咳痰加劇,常見于肺膿腫、支氣管擴張。支氣管癌初期出現干咳,當腫瘤增大阻塞氣道,出現高音調的阻塞性咳嗽。陣發性咳嗽可為支氣管哮喘的一種表現,晚間陣發性咳嗽可見于左心衰竭的患者。
(二)咳痰
痰的性質(漿液、粘液、粘液膿性、膿性)、量、氣味,對診斷有一定幫助。慢支咳白色泡沫或粘液痰。支氣管擴張、肺膿腫的痰呈黃色膿性,且量多,伴厭氧菌感染時,膿痰有惡臭。肺水腫時,咳粉紅色稀薄泡沫痰。肺阿米巴病呈咖啡色,且出現體溫升高,可能與支氣管引流不暢有關。咳綠色痰見于綠桿菌感染。痰白黏稠且牽拉成絲難以咳出,見于真菌感染。咳鐵銹色痰見于肺炎球菌肺炎。
(三)胸痛
肺和臟層胸膜對痛覺不敏感,肺炎、肺結核、肺梗塞、肺膿腫等病變累及壁層胸膜時,方發生胸痛。胸痛伴高熱,考慮肺炎。肺癌侵及胸壁層胸膜或骨,出現隱痛,持續加劇,乃至刀割樣痛。亦應注意與非呼吸系疾病引起的胸痛相鑒別,如心絞痛、縱隔、食管、膈和腹腔疾患所致的胸痛。
(四)呼吸困難
按其發作快慢分為急性、慢性和反復發作性。急性氣急伴胸痛常提示肺炎、氣胸、胸腔積液,應注意肺梗塞,左心衰竭患者常出現夜間陣發性端坐呼吸困難。慢性進行性氣急見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彌散性肺間質纖維化疾病。支氣管哮喘發作時,出現呼氣性呼吸困難,且伴哮鳴音,緩解時可消失,下次發作時又復出現。呼吸困可分吸氣性、呼氣性和混合性三種。如喉頭水腫、喉氣管炎癥、腫瘤或異物引起上氣道狹窄,出現吸氣性喘鳴音;哮喘或喘息性支氣管炎引起下呼吸道廣泛支氣管痙攣,則引起呼氣性哮鳴音。
(五)咯血
咯血可以從痰中帶血到整口鮮紅血。肺結核、支氣管肺癌以痰血或少量咯血為多見;支氣管擴張的細支氣管動脈形成小動脈瘤(體循環)或肺結核空洞壁動脈瘤破裂可引起反復、大量咯血,24h達300ml以上。此外咯血應與口鼻喉和上消化道出血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