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的觀念的影響下,不孕不育會對患者帶去沉重的思想包袱,其實如果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婚前檢查工作,通過體檢,早期發現異常,不孕不育是完全可以預防和避免的。
預防不孕不育的必知常識
1、了解生理衛生常識
女孩到了12-14周歲就會開始來月經,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有些缺乏生理知識的少女,對此感到恐懼害羞,每到經期即憂心忡忡,日子久了就會導致月經不調,月經不調正是造成婚后不孕的主要因素。因此,老師及家長應及時正確地向女孩子們講述生理衛生知識,并教會她們如何注意經期衛生。
2、注意自我保護
某些人從事一些特殊工作,如接觸放射線、某些有毒物質,從事高溫工作等,應按照勞動保護條例的規定,認真采取措施,自我保護,使不孕的因素降到最低。
3、早發現早治療
常見的婦科病如月經不調、痛經、陰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盆腔炎、輸卵管炎、功能性子宮出血等,這些疾病均有可能導致婚后不孕,如能積極預防以上疾病的發生,則可大大降低婚后不孕癥的發生率。
4、定期做婦科檢查,還能提高生育質量
大多數未婚女青年認為婚前到婦科做一些檢查是丟人的事,就是得上了某些婦科疾病,也不好意思去婦科檢查治療。未婚女青年,只要發現自己有婦科方面的疾病后,就要自覺地去醫院檢查治療。
5、改變不良睡姿
仰臥睡覺看似不影響身體各器官,其實在女性生殖系統的正常解剖中,子宮的位置應該是前傾前屈位,但有研究發現,大多數后位子宮與仰臥位睡姿有關,而子宮后位的女性比較難受孕。子宮能處于前傾前屈位,有賴于子宮韌帶,而后位子宮倒向骶骨凹,尤其是后屈的子宮,使整個子宮體全都躺在骶骨凹內,將骶骨凹堵塞得嚴嚴實實,并壓迫骶前神經組織,容易產生腰酸、下腹墜脹等不適。月經前,子宮體和骶骨前的軟組織充血、水腫,更易增加后位子宮對神經組織的壓迫,加重癥狀。后位子宮可牽引宮頸上翹,指向陰道前壁,使宮頸外口明顯高出精液池,猶如江邊的懸崖,那么精子無法順利進入宮頸管,受孕當然難以實現。
6、講究經期衛生
在月經來潮期間,如不講究衛生,那是很容易得各種婦女病,如月經不調、痛經、外陰炎、陰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這些病癥均會障礙婚后受孕。那么,在月經期間應如何講究衛生?總的來說,在肉體上要堅持悲觀酣暢;在身體上要留意恰當休息,避免勞累;在飲食上宜溫熱,忌寒涼;在起居上宜規律、溫馨,忌坐臥濕地或冒雨涉水,另外,月經帶要勤洗,內褲和衛生紙要勤換)全身淋浴不宜過頻,以免著涼感冒。
7、月經不調應早治
月經不調是指經期、經色、經量發作變化,或發作閉經、痛經、崩漏等,不孕婦女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些現象。因此,可以說月經不調是難以受孕的信號。少女患月經不調的緣由比較單純,治療比較容易。所以,少女患月經不調時,要及早治療,爭取一次治好,莫留后患。可采取中治療療,普通效果較好。
8、月經初潮晚者要適當晚婚
有些女孩子月經初潮來得較晚,有個別是在18-20周歲才見月經初潮,這表明生殖系統發育成熟得較晚。這些女孩子如果過早地結婚,不僅受孕困難一些,而且也會影響生育質量,她們應該適當地把結婚年齡推遲,即可有效地預防不孕不育的發生。
溫馨提示
減少本病發生的關鍵是及早做好預防工作,女性在過性生活時,應注意自己及性伙伴的個人衛生。行房事前,需清洗男女雙方的外生殖器,防止病菌的順利入侵。女性當陰道有出血癥狀時,應自我克制禁止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