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喉癌預后的因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腫瘤的生長部位和臨床分期。除此之外,還有一全身及局部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原發部位喉癌的原發部位與預后關系密切,原發于聲門者預后最好,聲門F-者次之,聲門上者較差,其中尤以喉咽后壁癌預后最差。原發于喉咽后壁者臨床上除個別極早期患者外,大多選擇全喉切除。但是由于此處的病變易從黏膜下轉移,常有隱襲性多發病灶,盡管多數選擇全喉切除術,但其5年生存率僅為 1O% - 20%,3年生存率在40%左右。
2.腫瘤的生物特征喉癌的最終死亡原因是腫瘤的轉移,而轉移的發生除了與其原發部位有關外,還與腫瘤的生物特性有關。通過對喉癌標本的連續病理切片觀察證明,腫瘤邊緣呈浸潤性生長者,81. 8%發生了淋巴結轉移,而用顯微分光光度計對復發癌生物特性的研究表明,復發癌細胞核DHA含量明顯增高,凡是DNA 顯著增高者無一例生存4年,
3.術后功能的恢復喉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特別是語言功能,是人類社會活動和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是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因此近年來許多術式的設計都是圍繞著功能的恢復而設計的,無論是選擇什么樣的術式,一時失去喉應有的功能,失去了語言和生理呼吸通道,將會給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患者會處在沉默寡言或者焦慮不安的情緒之中,這種惡劣的情緒會使患者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因此功能的恢復會直接影響患者的預后。
4.術式的選擇原則上講,術式的選擇不應當影響預后。但是由于不恰當的術式選擇常是病灶切除不徹底造成術后復發,或盲目的擴大性手術會造成喉功能的喪失,從而會間接影響患者的長期生存率。如為了保留喉的部分功能將本來應當全喉切除的病變,選擇了部分切除,可能會增加復發機會。在一些分析喉部分切除術后復發原因的文獻中,認為主要是由于對病變分期判斷不準確,術式選擇不當,術后患者復發必然會影響預后。相反為了追求徹底切除病變,將本來可做半喉切除能保留部分喉功能者,作了全喉切除,使患者失去了喉功能,這也將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生存時間。對頸部淋巴結的處理也是這樣,沒有轉移選擇了大范圍的廓清,可能不同程度的損害了機體的免疫功能,可能不利于預后。相反如已有轉移而因為各種原因未及時給予清除者,等于埋下了隱患,因此對手術方式和手術范圍的選擇十分重要。
5.術后復發術后復發是重要的影響預后的因素,臨床上一復發,腫瘤則呈迅速侵襲性發展,患者多數在發現復發或明確為復發癌之后數月內即迅速惡化,最后因大出血或惡病質而死亡,臨床上在已接受治療的患者中,約有10%的患者出現并死于復發。一旦出現復發即使再行擴大性手術切除或放療,效果仍難使人滿意。3年無瘤生存率僅在20%左右,多數在半年到1年內死亡。復發性癌的生長方式為外生性合并潰瘍或呈潰瘍型,潰瘍較深,浸潤范圍廣,癌灶周圍纖維反應少,腫痛間質及腫瘤周圍淋巴細胞浸潤程度低,提示腫瘤局部免疫功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