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腫瘤是指發生于骨骼的惡性腫瘤,主要有骨肉瘤,軟骨肉瘤、纖維肉瘤、多發性骨髓瘤、脊索瘤、網狀細胞肉瘤等。骨腫瘤的癥狀和體征主要有貧血、乏力、營養不良和惡病質。局部疼痛和壓痛為最常見,可與腫塊同時出現或先出現,開始疼痛輕微,呈間歇性鈍痛,繼而變為持續性劇痛。淺表部位可觸及骨膨脹變形及軟組織腫塊,皮膚呈暗紅色,緊張發亮,皮溫增高,短期內形成較大腫塊,功能障礙,骨骼畸形及病理性骨折等。
骨腫瘤的病因至今未明,以往認為損傷特別是慢性輕微損傷、慢性感染均可引起骨腫瘤。
近年通過實驗研究如Fujinaga曾用Harvey和Moloney的肉瘤病毒制成大量鼠骨肉瘤模型,Finkel曾用不同類型的同位素和病毒制成骨肉瘤動物模型,亦有人用放射性物質如鐳、鍶等制成骨肉瘤動物模型。這些致病因素已被許多學者確認。骨腫瘤發病年齡男性為15~24歲,女性為5~14歲,可能與不同性別骨的生長與內分泌發育的早晚和時間長短有關。
在大多數原發性骨癌的病例中,不能明確病因,但有些病例可能有遺傳性。某些染色體異常和少數少見的與遺傳相關的疾病與骨癌有關。過去癌多可能發生在骨折或感染的部位。暴露于特殊的致癌物下,如某種染料或涂料等化學物質,可能會增加患骨癌的危險性。高劑量的放射線和某些化學治療藥物,尤其是稱做烷基化物的制劑,可能與某些種類的骨癌發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