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的堆積。人體脂肪的代謝主要在肝臟進行,正常情況下,肝臟的脂肪含量占肝臟總重量的3%-5%,一般不會超過5%.如果肝臟中脂肪的含量超過肝臟總重量的5%,臨床稱此為脂肪肝。在體檢時發現有脂肪肝,引起病因很多,主要為:
中度脂肪肝的病因:
1.飲酒
飲酒是引起脂肪肝的常見病因,飲酒致脂肪肝可能是酒精對肝內甘油三酯的代謝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健康者,每日飲酒含乙醇100-200克,連續10-12天,不論其飲食是否含蛋白質,均可發生脂肪肝,低蛋白質只是一種加重因素。
2.饑餓
由于血糖降低,脂肪肝組織中的脂肪酸被動員入血,使血中游離脂肪酸升高,肝內有中等度脂肪堆積。
3.營養不良
由于蛋白質缺乏,而導致極低密度脂蛋白合成減少,這樣造成肝轉運甘油三酯發生障礙,脂肪在肝內堆積。
4.肥胖
50%肥胖者有肝內脂肪浸潤,這是由于脂肪組織增加,游離脂肪酸釋出增多所致。肝炎后脂肪肝是由于攝食過多、運動減少,加之肝功能尚未完全恢復,極易造成脂肪在肝內存積。慢性肝炎病人由于不適當地增加營養和減少體力活動,也常伴有脂肪肝。
5.糖尿病
約有半數糖尿病病人伴有脂肪肝,這是因為糖尿病病人,葡萄糖不能利用,造成三大代謝紊亂,最終使脂肪酸在肝內存積引起脂肪肝。
6.皮質激素
長期使用激素可使人肥胖并發生脂肪肝。
7.四環素
可引起脂肪肝,特別是在妊娠婦女,常引起與妊娠急性脂肪肝表現相似的脂肪肝,死亡率高達75%以上。
8、其他
妊娠能引起妊娠脂肪肝、先天性癡呆綜合征、半乳糖血癥、家族性高脂血癥、非β-脂蛋白血癥、克隆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等都能引起脂肪肝。
中度脂肪肝的發病機制:
1.肝炎的急性期由于較長時間的食欲缺乏,可引起營養不良,熱量不足,缺乏蛋白質,維生素及膽堿,甲流氨酸等去脂物質均可引起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2.患有肝炎時,肝細胞嚴重受損,使得肝細胞內的脂肪分解與氧化功能江都,結果中性脂肪堆積在肝細胞內,也涉及脂肪肝的成因
3.肝炎的恢復期患者的食欲顯著增加,剩余的熱量即以脂肪的形式蓄積而發生肥胖,產生脂肪肝,這與肥胖有一定的關系
4.丙肝感染患者,肝臟易發生脂肪變性,膽道損害,淋巴造型呈,為丙肝病毒感染的3大病理表現。研究發現高達50%的丙肝患者出現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