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浸潤癌的臨床癥狀的輕與重和病情的早、晚有關。宮頸癌早期可無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及腫瘤的生長方式不同,癥狀逐漸顯現出來。宮頸浸潤癌的主要臨床癥狀是不規則陰道出血、陰道分泌物增多和疼痛。專家提示:一旦發現患有宮頸浸潤癌應及早進行治療,早期的治療更有利于患者早期免去疾病的折磨。
手術治療
1、經腹切除子宮的類型:宮頸癌的手術類型根據國內外文獻報道大約可分為3 大類,實際上其主要的區別在于主韌帶、宮骶韌帶及陰道上段切除的范圍以及這些手術是經腹還是經陰道進行。
2、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是指將盆腔各組淋巴結整塊清除,清除的淋巴結有髂總、髂外、髂內及閉孔淋巴結。
3、經陰道子宮廣泛切除術:從陰道內行子宮廣泛切除術,是治療早期子宮頸癌的理想方法。若合并經腹腔或腹膜外淋巴結清掃或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等綜合處理,則可治療較晚期的子宮頸癌。
4、腹腔鏡子宮廣泛手術:利用腹腔鏡做子宮廣泛手術無法剝離輸尿管,更不要說分開子宮膀胱韌帶,因此無法達到現行的技術要求。更重要的是,經由腹腔鏡所觸摸到的子宮頸附近組織,沒有手部的觸感,無法判斷病灶的范圍,因此無法計劃治療。此外,手術的時間也太長,只能適合0 期癌癥和顯微侵犯的全子宮切除。
放射治療
1、適應證和禁忌證:適應證比較廣泛,各期宮頸浸潤癌均可放療,在某些情況下的原位癌和早期浸潤癌,如高齡及不適宜手術者亦可放療。
2、治療前、中及后的常規處理:
①開始治療之前,應進行詳細的病史詢問,仔細地全身檢查,盆腔檢查應繪圖表示,化驗檢查應包括肝腎功能、外周血象、大小便常規、膀胱鏡、腎圖及腎盂造影、陰道分泌物培養、心電圖等,有的患者尚需作B 超、CT 或MRI 檢查,放療前必須有病理證實。
②治療中的處理:應每天或隔天行陰道沖洗,陰道有致病菌感染者應予抗生素治療,有合并癥者應在療程中同時處理。療程中及結束前應有盆腔檢查及全身檢查記錄。
③治療后的處理:療程結束后,每天應自行陰道沖洗,清潔局部,防止陰道粘連及狹窄。放療后應定期隨診,首次隨診應于療程結束后1 個月內,以后視情況可3 個月1 次,第2 年可3~6 個月隨診1 次,3 年后可半年1 次,5 年后可1年1 次。
3、宮頸癌放療中的個別對待原則:宮頸癌原發灶及宮旁浸潤情況不同,如局部有菜花、結節、潰瘍空洞,宮旁有不同程度的雙側浸潤或一側浸潤,盆腔可合并炎癥及腫塊,病理類型及放療敏感度亦有差異,個體情況如陰道彈性、子宮大小及位置亦可不同,故應在放療中個別對待。
綜合治療
近40 年來腫瘤的治療已進入綜合治療的時代,宮頸癌的治療也不例外。所謂綜合治療是指:根據病人的機體狀況、腫瘤的病理類型、播散及浸潤的范圍(臨床分期)和發展趨向,有計劃、合理地應用現有的治療手段,盡可能地提高治愈率,改善病人的生存質量。由于腫癌各學科的發展、治療技術的長足進步及對腫瘤認識的加深,腫瘤綜合治療已取得了較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