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統計全世界肝硬化患者與在健康人群中所占的比率是17.1/10萬(發病率),因肝硬化從而導致死亡在歐美占因病死亡的5~6位,即使是我國肝硬化死亡人數也占據疾病死亡數的前列,統計發現近幾年來因肝硬化導致最終死亡的數據漸漸出現上升趨勢。究竟這類高死亡率的疾病是怎樣導致的呢?
通過臨床統計出的數據可看出以下表現,早期病情輕微的慢性乙肝患者中約65%可出現肝纖維化表現,當病情發展到中、重度慢性乙肝的患者中肝纖維化可達到100%,肝纖維化及結節灶形成后轉變為肝硬化,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合理治療,病情不斷加重發展到晚期的患者,往往會出現腹水、肝性腦、臍動脈開放等不同的并發癥。乙肝病人長期不能控制病情約40%的患者可發生肝硬化,從而一定在患者確定患有乙型肝炎后必須長期用藥、選擇正確的方法,控制病情,預防肝硬化的發生。
數據統計顯示慢性乙肝患者占肝硬化發病原因的21%,當10年后再次統計發展成肝硬化及肝細胞癌的發病率分別是23%和44%。產生肝硬化最顯著的原因都有病毒在肝臟內的高含量、HBeAg 陽性的不可逆、ALT 水平處于高位或反復持續出現、長期嗜酒、并發HCV、HDV及HIV不同程度的感染等。
曾經在拉薩地區進行了次流行病因學的調查與研究 ,從而找出高致病因素,從而為預防和治療、減少肝硬化制定可行性政策 ,喚起人們對肝硬化這類病癥的重視與預防。再拉薩一家省級醫院從1 991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2月 1 1年,入院治療的 1 439例肝硬化患者進行查閱病歷、當面問詢、跟蹤隨訪等統計分析。發現肝硬化所有的病因中最多的患者是乙型病毒性肝炎 ,占 45 1 % ;占據第二位的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且同時出現長期飲酒產生的酒精性肝損害及酒精中毒。肝硬化患者發病年齡最常見的出現在 38- 5 6歲 ,因病導致死亡的年齡最長出現于42 - 63歲 ,肝硬化患者死亡原因以并發癥中的上消化道出血、后期導致的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最為多見。
慢性酒精中毒也是引起肝硬化的一個主要因素。長期飲酒過量引起的酒精毒副作用可對肝細胞造成不等的損傷,長期可引起肝硬化。根據相關統計后發現,如果平均每人每日飲酒中的乙醇總含量180克,持續25年之久,可造成肝硬化的發生。如果體重在70公斤,長期每天飲酒中乙醇總換量超過105克,持續時間20年以上,15%~25%的人查體后發現患有肝硬化。
通過以上數據統計后發現肝臟長期慢性炎癥、長期飲酒造成的酒精中毒、脂肪過度攝入產生脂肪肝長期不能控制等是造成肝硬化的主要因素,當然還有其它原因。如果發現有以上病癥請及早、正確的治療,防止肝硬化的發生。
【本文由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內科 張震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