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脫肛比成人多見,尤多見于l~3歲孩子。主要原因有3點:解剖發育缺陷 幼兒骶骨彎度尚未形成,直腸是垂直位,腹內向下的壓力增高時,直腸沒有骶骨的有效支持,容易向下滑動。下面小編就詳細的為大家介紹,導致小孩子脫肛的原因是什么。
小孩子為什么容易得脫肛
1、先天因素
與上兒直腸的解剖特點有關,即小兒的先天性因素是盆腔組織結構發育未完善,支持直腸的周圍組織相通薄弱、固定不牢。
2、后天因素
為腹腔內的壓力長期處于增高狀態,如用力排便、劇烈咳嗽、嘔吐、頻繁腹瀉;排便習慣不良,坐便盆時間過長等,都可以促使直腸脫重。這種情況不妨打個比喻,袖口看作肛門,如果夾里與里子連接不牢,夾里就容易從袖口脫出,脫肛的發生就是這個道理。
脫肛的早期表現僅在排便時有一團紅色的又濕、又軟的腫塊在肛站口,便后腫塊很快架縮到肛門內。反復發作后,腫塊不能立即回縮,必須用手幫助把腫塊回復。由于經常脫重,粘膜受到磨擦刺激,粘液分泌增多,粘膜出現充血、水腫、出血、潰瘍,甚至壞死。
注意事項
嬰幼兒消化不良、受涼或腸道感染等原因均可引起腹瀉,這是經常發生的病理現象。由于小兒肛門直腸部組織發育不健全,骶骨彎曲度尚未形成,直腸呈垂直狀態,幾乎與肛管成一直線,其后壁失去骶骨的有力支持。如果腹瀉長期不得治愈或反復發作,可以引起直腸與周圍組織分離,直腸周圍支持組織松弛,不能固澀,而發生直腸脫垂。所以當小兒出現腹瀉時應及時治療。
以上就是關于“導致小孩子脫肛的原因是什么”的介紹,希望能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