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腸疾病是生活常見病、多發病,常見的有30多種之多。痔瘡占所有肛腸疾病中的87.2%,并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說。常見癥狀有肛門和腹部疼痛,便血,便秘,不及時治療的話,將會引發多種并發癥,后果極為嚴重。下面我們就去認識四種肛腸病的常見并發癥。
認識四種肛腸病并發癥
1、痔瘡并發癥
(1)婦科疾病
由于肛門和陰道接近,痔瘡出血或發炎往往會導致細菌大量繁殖,引發婦科炎癥。
(2)皮膚濕疹
由于痔塊脫出導致括約肌松弛,黏液流出肛門外刺激周圍皮膚,易導致瘙癢及皮膚濕疹。
(3)易致植物神經紊亂
(植物神經紊亂【譯】:一種內臟功能失調的綜合征。包括循環系統功能、消化系統功能或性功能失調的癥狀。)。可引起腰部、骺骨、股后部位疼痛,還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統反射性功能紊亂。
(4)肛門功能失常
久病不愈,一方面導致肛門攣縮,排便困難;另一方面侵犯括約肌,易導致肛門失禁。
(5)導致敗血癥、毒血癥、膿毒血癥
肛門膿腫、肛門感染一旦形成,產生出血癥狀,細菌、毒素、膿栓就容易侵入血液引發敗血癥,毒血癥、濃毒血癥。
2、肛瘺并發癥
(1)復雜性肛瘺
一般肛瘺如經久未治,使得肛門出傷口增加,會使病變成復雜性肛瘺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2)肛瘺出血
肛瘺手術一般創面較大,傷口較深,該局部血管豐富,因而血管損傷較多,經常可發生術后出血。為此,在手術中一定要結扎明顯的出血點,對深部不易結扎的血管,要電灼止血,查無出血后,以紗布填充,加壓包扎止血。而對仍有出血者,應打開創面,重新止血。
(3)尿潴留
肛瘺術后較少發生尿潴留,若發生尿潴留,應采用熱敷、針灸等手段進行治療,對經各種治療仍未排尿者,則采用導尿的方法。
3、肛裂并發癥
(1)肛竇炎
由肛竇感染擴散,肛管皮下形成小膿腫,破潰生成潰瘍。有時先有肛裂,后引起肛竇炎。
(2)肛乳頭炎
潰瘍上端與齒線相連,炎癥擴散,常引起肛竇炎和乳頭炎,專家介紹:臨床中常有肛乳頭炎治療不及時,最后形成乳頭肥大的患者。
(3)裂痔
裂口下端皮膚因炎癥改變,淺部靜脈及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水腫,組織增生,形成結締組織外痔,又稱為哨兵痔。
4、直腸炎并發癥
(1)肛管炎
多發生在病變廣泛,病程持續長達5-25年以上的病例,其部位直腸,臨床上一般無癥狀,嚴重時可引起腸阻塞,要警惕腫瘤,鑒別良性惡性。肛管炎也是直腸炎的并發癥之一,經常與直腸炎并稱為肛管直腸炎,肛管炎久拖不治亦有癌變危險。
(2)腸息肉
直腸炎超過五年,腸道潰瘍面在炎癥的長期刺激下容易異常增生,引發腸息肉,一厘米以上腸息肉癌變效果極高。
(3)缺鐵性貧血
直腸炎不及時治療,可并發肛竇炎等肛腸病,并有繼發肛周膿腫的危險。便血是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長期慢性出血可引起缺鐵性貧血。
溫馨提示
目前市場上治療痔瘡的藥物,主要分為貼片和栓劑兩種。貼片是通過中醫經絡原理治療瘡,而栓劑是直接接觸患部,效果更直接。但不管是貼片還是栓劑,治療痔瘡的基礎是對癥治療。如果不能對癥治療,再好的藥也是白用。因此,患上痔瘡后,必須到醫院由醫生診斷,然后進行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