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胃腸病(FGIDs)是一組功能性胃腸道疾病,是生理、精神心理和社會因素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消化系統疾病。那么,功能性胃腸病是怎么發病的呢?下面專家給大家介紹功能性胃腸病的病因:
1、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為本病發生的主要誘因,如情緒緊張、焦慮、生活與工作上的困難、煩惱、意外不幸等,均可干擾高級神經的正常活動,進而引起胃腸道的功能障礙。暗示或自我暗示是重要的發病因素,例如由于某種草率的診斷意見、無關緊要的化驗結果或醫生的舉止和表情不當而造成的所謂醫源性疾病,以及患者因親友患嚴重疾病如胃腸道癌腫而產生的自我暗示均可引起本癥。
2、飲食因素
本疾病的另一個致病因素就是日常飲食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經常飲食失調,或經常服用瀉藥或灌腸,亦可構成不良刺激,促進本病的發生與發展。
3、心理、社會因素是FGIDs發病的重要原因
心理、社會因素與FGIDs密切相關。生活應激事件常常誘發或加重FGIDs,神經質、情緒化等人格特征明顯影響患者就診率和癥狀程度,軀體化癥狀更多見于FGIDs患者。FGIDs患者常具有胃腸道外癥狀如呼吸困難、心慌、慢性頭痛、肌痛等。精神方面的疾患也常見于FGIDs患者,尤其是癥狀嚴重或頑固的患者,其發生率為42%~61%。
4、心理、社會因素可影響、加重FGIDs患者的胃腸道表現
焦慮、抑郁和恐懼等情緒常可導致胃腸道動力低下,而憤怒、厭惡可導致高動力反應。如應激可明顯加速腹瀉型IBS的口-盲腸通過時間,從而加重腹瀉;減緩便秘型IBS的口-盲腸通過時間,加重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