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通常由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特別是鼻病毒和某些埃可病毒(腸道病毒的一種)及柯薩奇病毒(腸道病毒的一種)引起。少量由冠狀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引起。可以引起感冒的病毒數量超過100種,大多數的感冒在痊愈之前來不及精確的判斷是那一個病毒種致病的。
一、感冒病因詳解:
1、病毒:感冒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麻疹病毒,風疹病毒。
2、細菌感染:細菌感染可直接或繼病毒感染之后發生,以溶血性鏈球菌為多見,其次為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見革蘭陰性桿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現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腺炎。
3、過度疲勞:當有受涼,淋雨,過度疲勞等誘發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時,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從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細菌可迅速繁殖,引起發病,尤其是老幼體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竇炎,扁桃體炎者,更易罹病。鼻腔及咽粘膜充血,水腫,上皮細胞破壞,少量單核細胞浸潤,有漿液性及粘液性炎性滲出,繼發細菌感染后,有中性粒細胞浸潤,大量膿性分泌物。
二、中醫感冒分型:
1、風寒感冒:與病人感受風寒有關。起因通常是勞累,沒休息好,再加上吹風或受涼。風寒感冒通常秋冬發生比較多。
2、風熱感冒: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時屬于陽明經癥。
3、暑濕感冒:感受暑濕時邪,又因喜歡納涼和飲冷,使體內的暑濕為風寒所遏,疏泄受阻,因而發病。
4、暑熱感冒:因久旱酷熱而生,屬于純粹的陽熱證候。
5、時行感冒:多與氣候突變、寒溫失常有關。
溫馨提示:普通感冒雖多發于初冬,但任何季節,如春天、夏天也可發生,不同季節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樣。其中以冠狀病毒和鼻病毒為主要致病病毒。感冒病例分布是散發性的,不引起流行,常易合并細菌感染。病毒從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并傳播,當機體抵抗力下降,如受涼、營養不良、過度疲勞、煙酒過度、全身性疾病及鼻部本身的慢性疾病影響呼吸道暢通等,容易誘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