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是由肛門直腸周圍膿腫引起的,膿腫破潰后流膿,逐漸形成纖維化瘺管,這就是肛瘺。
肛瘺的病因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細菌感染:由于肛管直腸部位是“排污”的重要通道,細菌非常容易侵入其中,造成感染,形成膿腫,破潰而為肛瘺;
二、肛周膿腫:肛周膿腫是導致肛瘺的主要因素之一。肛周膿腫破潰后,膿液排出,膿腔逐漸縮小,逐漸形成纖維化瘺管,肛瘺由此形成。
三、結核桿菌、放線菌:感染形成膿腫,克隆氏病等難以自愈而形成特殊性肛瘺。
四、直腸肛門損傷、外傷:來自消化道的骨性異物、金屬、肛表及肛門窺器檢查損傷肛管直腸,細菌侵入傷口即可引起肛周膿腫,不及時治療,都可導致肛瘺。
肛瘺的癥狀
肛瘺是常見的肛門疾病,祖國醫學稱為痔漏,是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潰破切開后的后遺癥。
1. 流膿。肛瘺的初期流膿較多,色黃而稠,糞臭味重。久之,膿液逐漸減少,時有時無,稀淡如水,如果過于疲勞,則膿液增多,可有糞便流出。
有時瘺管外口可暫時封閉,但不久病人又會出現發燒、局部腫痛,封閉的外口可再度穿破,待膿液流出后癥狀才逐漸消失。
2. 疼痛。肛瘺暢通時一般無疼痛感,僅有局部墜脹感,但也有因內口較大,糞便流入管道而引起疼痛,尤其是排便或有炎癥時疼痛加劇。
3. 瘙癢。因膿液不斷刺激肛門周圍皮膚可引起肛周瘙癢癥,也可伴發肛周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