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認為骨關節結核屬繼發病變,其原發病變90%以上在肺和骨膜,少數繼發于消化道或淋巴結結核。
當結核桿菌侵入骨關節,所引起的局部病理變化與其他部位的結核病變相似,分為滲出期、增殖期、干酪期三期;其后根據治療與否,可出現病變縮小愈合或病變發展擴大兩種情況。
骨結核大多是由肺結核繼發的。但也有患者沒有肺結核病史,屬于結核菌的隱匿性感染。結核菌核大多首先發生在肺部,在肺部感染后通過血液的傳播可以到全身很多系統去,可以導致骨骼系統結核、泌尿系統結核、消化系統結核等。所以骨結核不是單純的病變,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表現.
骨結核其病因多為正氣虛弱,筋骨局部傷損。祖國醫學因其病發于骨或關節,消耗氣血津液,致使后期形體嬴瘦,正氣衰敗,纏綿難愈,故名骨癆。又因本病成膿之后,可流竄他處形成寒性膿腫,破潰后膿液中伴敗絮狀痰樣物,故又名流痰。
骨結核好發年齡
骨結核病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大多數病人年齡在30歲以下。10歲以下,特別是3-5歲的學齡兒童發病率最高。發病部位多數在負重大、活動多、容易發生勞損的骨或關節。發病于脊柱性骨癆最多,約占所有骨癆的一半,其次是膝、髖、肘、踝等關節。四肢張骨干、胸骨、肋骨、顱骨等則很少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