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結核主要是由于結核桿菌感染引起,大量臨床事實證明,外傷性骨折,脫位或扭傷均不在局部散發結核病,而慢性勞損或累積性損傷對結核病變的形成有一定關系。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時,可以引起髖關節結核。髖關節結核中,單純滑膜結核和單純骨結核都較少,病人就診時,大多都表現為全關節結核,發病部位以髖臼最好發,股骨頸次之,股骨頭最少。
髖關節結核的發病原因
1.髖關節結核傳染源
80%~90%結核病人的痰,尤其是肺空洞病例痰的細菌特別多,因此不隨地吐痰仍是防止散布結核菌的重要措施,病人咳嗽或打噴嚏時,可污染空氣,亦能造成呼吸道感染。胃腸道感染較少見,飲食物經低溫(65~72℃)滅菌法(pasteurization)處理,可防止胃腸道感染。
結核菌不能通過健康皮膚,當有破裂方可招致感染,骨與關節直接感染結核菌而發病者極為少見,宮內感染結核病(先天性結核病)亦極罕見。
2.骨關節病灶的形成
結核性原發病灶一般在幼年時期形成,被吸入或吞入的結核菌侵入組織后,在有利條件下開始繁殖,在局部引起滲出性炎癥,這時一部分結核菌通過淋巴管進入附近淋巴結,再通過淋巴結進入血運,進入血運的細菌形成極多的細菌栓子,這些栓子隨血流分布到全身各組織中,其中大部分被消滅,只是少數在有利條件下繁殖形成一些微小的病灶,在機體反應的作用下這些小病灶多數被消滅而修復,少數小病灶的結核菌雖未完全被消滅,但病灶是在被纖維組織包圍著的,所以病變是靜止狀態。
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免疫力的降低或其他不利因素的發生,這種潛伏著的,靜止狀態的速發病灶可以在原發病灶發生后的數月,數年或數十年內重新活躍起來,潛伏著的結核菌迅速繁殖,包圍著的纖維組織被突破,從而炎癥擴大或侵入新的區域,形成一個有局部癥狀,有全身反應,可以被查出的病灶來,這就是形成了骨關節結核的原發病灶。
髖關節的結核病變與其他骨關節結核一樣,通常是從關節附近的原發性骨病灶開始,此病灶即是經血流播散而發生在骨關節端松質骨或骨膜的特殊病灶,這一病灶就是關節感染和發生各種類型病變的原因,由此可見,最初的關節結核是單純的骨結核或單純的滑膜結核,原發性單純骨結核約占所有髖關節結核90%以上,這種類型也是發生具有特殊發病經過的髖關節結核病的主要原因。
溫馨提示
原發性骨病灶的形成與否,形成時間的早期,病灶的多少和范圍的大小,以及形成的部分均與結核菌的數量,毒力,機體的體質和免疫力,局部的解剖和生理特點有密切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