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在生活中并不是罕見的病癥,但是絕大多數人都處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很多人聽過這個醫學名詞,卻根本不知道導致肝腹水的病因到底有哪些。要真正預防肝腹水的發生,了解它是怎樣致病的,這個非常關鍵。
一、低白蛋白血癥
這是引發肝腹水的一大病因。肝臟是制造白蛋白的工廠,因為肝硬化會導致肝臟內細胞壞死,肝臟萎縮,功能下降,白蛋白也就開始減少,從而蔓延到血漿中白蛋白含量降低。而血漿膠體滲透壓主要是由白蛋白形成的,白蛋白減少血漿膠體的滲透壓就會降低,如此,血液與外界細胞的壓力平衡就會被打破,血液成分受壓往外滲透,就可形成積水。
二、門靜脈高壓
這個名詞聽起來很專業,不易理解。其實很簡單,就是人體的門靜脈血需要流經肝臟才能回到下腔靜脈,而中間只要發生阻隔,使回流沒法順利完成,血液就會因為斷流而壓力大增,而壓力超過2. 94kPa時,腹腔中的內臟血管床靜水壓就會隨之升高,這樣就大大降低了組織液的回吸收率。多余部分的組織液便順流至腹部形成腹水。
三、產生過多淋巴液
當血液從肝靜脈回流時因故受到阻擋,血液無法順暢經過,便會很自發地透過肝竇壁逐步向外進行滲透,透至尚有空間的竇旁間隙中。這樣就形成了大量的膽淋巴液。正常范疇內,膽淋巴液只會每天產生1-3L,而現在,每天可生成的膽淋巴液高達7-11L,用于引流的胸導管無法承載如此大的工作量,于是淋巴液便只好從肝包膜以及肝門淋巴管向下進行滲透,一直滲透到腹部形成腹水。
四、有效循環血量不足
由于用于總供血的血容量不足,無法滿足身體所必須的運行要求,就會引發細胞缺氧等后果,肌體亦會隨之陷入疲軟狀態。此時諸如前列腺素之類的重要人體腺素活性都急劇降低,腎臟中的血流量、排尿量以及對于排鈉量都跟著紛紛減少,于是,多出來的血液和尿液等成分就開始向外滲透形成腹水。
五、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抗利尿激素的功能其實就是促進腎臟對于水的吸收,并以此來對尿液的濃度和整個機體的含水進行調節。該激素的分泌受身體含水量的影響,同時又反過來影響人體對水的吸收。當該激素分泌過多時,身體就會大大加強對水的重吸收,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肝腹水。
六、繼發醛固酮增多
該病癥為腎臟方面的疾病,它會產生一系列后果,比如讓鈉滯留體內無法正常排出。當鈉大量積存于體內時,腎臟就會對其進行重吸收,如此細胞濃度增加,細胞易于脫水,繼發腹水。
以上幾類均為肝腹水的主要致病因素。肝腹水是生活中的甚為常見的病癥,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養生,所持有的態度正是防患于未燃。只要抱著“與其病發時治療,不如未病前預防”的正確概念,從病因入手,勤于保健,積極養生,遠離肝腹水并不是一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