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大腸疾病最常見的癥狀,但腹瀉不是獨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個共同表現。腹瀉患者還要注意個人衛生和飲食衛生,不然長期腹瀉的人會引起脫水,營養不良等疾病。
腹瀉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個共同表現,它同時可伴有嘔吐、發熱、腹痛、腹脹、黏液便、血便等癥狀。伴有發熱、腹痛、嘔吐等常提示急性感染;伴大便帶血、貧血、消瘦等需警惕腸癌;伴腹脹、食欲差等需警惕肝癌;伴水樣便則需警惕霍亂弧菌感染。此外,腹瀉還可引起脫水、營養不良,表現為皮膚干燥、眼球下陷、舌干燥、皮膚皺褶。
長期慢性腹痛腹瀉常見于
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大腸炎
腹瀉每日數次至10次以上,可為膿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腹痛輕者為隱痛,典型者為絞痛,有腹痛——便意——緩解的特點。全身表現為發熱、乏力、消瘦,常伴有皮膚、粘膜、關節、肝、腎、眼、口腔等系統的表現。并發癥有:中毒性結腸擴張、腸穿孔、大出血、癌變等等。
克隆病
名稱較多,如末端回腸炎、局限性腸炎、肉芽腫性腸炎、節段性腸炎等。發病多在中青年,男稍多于女。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發熱、營養障礙、不全性腸梗阻、腹部內瘺或外瘺等。重癥患者遷延不愈,預后不良。治療:本病尚無特效療法。應以全身治療為基礎,輔以手術治療,并防止復發。
腸結核
常與腸外結核并存,臨床表現有:腹部隱痛鈍痛,多發生在右下腹,也可臍周或遍及全腹。由于病變直接影響到腸的消化與吸收功能,常有消瘦、全身虛弱等現象。
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有
腸梗阻、腸穿孔、出血。
治療
抗結核藥物,手術,補充水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