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蚊癥是常見的一種眼科疾病,一般是由玻璃體變性引起的,隨著人的年齡增長,特別到了老年期,玻璃體發生退行性改變,使原來的凝膠狀態發生液化,出現細點狀、條狀、網狀等混濁,隨著眼球的轉動而飄浮游蕩。當光線進入眼內時,這些混濁的陰影透射到視網膜上,眼前就會出現飛蚊現象。所以對于老年患者來說,治療飛蚊癥不光要靠藥物,也需要了解一些對身體無副作用的治療方法,比如通過按摩治療飛蚊癥。
1、揉撮臉
眼至發熱,然后雙手撮熱放雙眼上(勞宮穴正對眼球正中)。
2、眼部上下左右
在眼的上下左右中各順時針揉轉36次,逆時針24次,最后在眼正中順時針90次,逆時針60次,(用拇指指腹要有滲透力,能忍受為度,記住順序上下左右各36、24,正中是90、60)。
3、左眼角
內眥用食指或小指切入有一硬結如骨頭硬,上下揉動,一段時間以后自然變小(不能著急一天消不掉兩天)。都是雙眼要做,不是只做一邊。
4、右眼角
(內睛明一直到應香揉撮至熱,也就是流眼淚的那條線) 注意都是雙眼要做,不是只做一邊。
5、點穴
先揉眼眶四周,左右個36次,推印堂,開陰陽,點按內外睛明,魚腰,贊竹,絲竹空,童子僚承泣,四百,球后,球上,健明,睛中光明等穴每穴1-3分鐘。
6、耳后醫明穴
耳后醫明穴(醫明穴【譯】:在醫風與安眠連線的中點后1寸處,主治近視,遠視,雀目,青盲,早期白內障)比較特殊,通過有迷走神經線,如有心慌不適,應立即停止。如有心臟病者謹慎用之,(運用方法:用中指靠攏食指從斜下方往眼方向發力,眼睛有漲熱感才對)。
砭石療法
(1)敲膽經,刮心經,刮腎經,刮膀胱經腿的部位加強拍毒。
(2)刮眼眶,上中下刮頭不膽經從絲竹空開始饒而后醫風止。
(3)刮視網神經線,從頭后枕骨頭旁開1寸出左右各一刮到肺俞止。
(4)風池穴周圍因該有一個硬包,左右各一個這是淤滯的緊要地方,用砭石刮點頂,什么時候完全打開什么時候止(不是一天兩天可以的哦,這個地方比較頑固)。
溫馨提示
飛蚊癥可以通過按摩方法得到緩解,按完后必須馬上睡覺,否則效果不大。大家要早睡早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平時可以吃些山藥薏米粥來提高后天的機理,特別是使用電腦時間要控制,眼睛一旦疲勞應立即閉眼養神,拿出砭石隨時隨地刮,屋內空氣清新,可適當看天遠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