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關節炎作為常見的風濕病的一種,其臨床癥狀還是比較典型的,通過仔細的鑒別可幫助患者做出正確判斷,推動治療進程。痛風關節炎發作后常表現為局部皮膚紅腫,同時還可伴有發熱、寒戰、疲倦、厭食、頭痛等癥狀。隨著病情惡化,與發作逐漸頻繁,對患者健康形成了極大的威脅。
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特征
1、臨床上在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就睡前可能尚無任何異樣,但痛風發作時所引起的劇痛可能會使病人從睡夢中痛醒,且在受犯關節會出現嚴重紅腫熱痛現象,令人疼痛難耐,痛風性關節炎的癥狀會由輕度而重,發冷與顫抖現象也會因而加重,最痛時有如撕裂般。
2、痛風性關節炎急性期多起急驟,常在夜間突發,可因疼痛而醒并且徹夜不能入睡。病情反復發作,則可發展為多關節炎(關節炎【譯】: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嚴重者導致關節殘疾、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或游走性關節炎。
3、約有半數發生于一腳掌骨關節,因此關節炎患者的疼痛難當,無法穿上鞋子,常會穿著拖鞋前來診,但發展到后來,也很可能會侵犯多處關節,有時也可能只侵犯其它部位等痛風性關節炎的癥狀表現出現。
4、受累關節紅、腫、熱、痛,活動受限,大關節受累時常有滲液。可伴有發熱、寒戰、疲倦、厭食、頭痛等癥狀。
5、關節發炎的情形有時候也會同時出現發燒等痛風性關節炎的癥狀,此種情形的發作常常見于飲食過量,尤其是宴客后發作、飲酒、藥物、外傷或手術后,有時關節炎患者在腳踝扭傷后也會引發,尤其是脫水時。
6、慢性期尿酸鈉在關節內沉著逐漸增多,發作逐漸頻繁,間歇期縮短,受累關節增多,疼痛加劇,炎癥不能完全消退,出現痛風石,痛風石以關節和腎臟較多見,外耳的耳輪、跖趾、指間和掌指關節等處也會出現痛風石,隨著風石的不斷沉積增多,導致關節肥大、畸形、僵硬、活動受限。
7、一般歷時1-2周癥狀緩解。局部皮膚紅腫轉為棕紅色而逐漸恢復正常。有時可出現脫屑和瘙癢。
溫馨提示:研究顯示,牛奶和其他奶制品有助于預防痛風性關節炎。每天早上飲用1~5杯低脂牛奶,能夠讓痛風病的風險降低43百分。另外,在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人體需要的蛋白質,最好完全由奶類或奶制品提供。
【參考文獻:《痛風看這本就夠了》《關節炎防治300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