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聾疾病對于我們的生活危害很大,我們聽不到外界的聲音就不能與外界進行交流,很多人深受其害。臨床發現,病毒感染(病毒性耳蝸炎)和急性血管阻塞是引起本病的最常見的原因。下面我們一起看看求醫小編的介紹。
1.病毒感染
大約1/5~l/3的病人在發病前一個月內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致病病毒種類甚多,如乙型流感病毒、風疹病毒、單純性瘧疾病毒(I型)、腮腺炎病毒、細胞肥大病毒等,其中腮腺炎病毒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病毒首先引起非化膿性中耳炎,鼓室內病毒經蝸窗、前庭窗侵人內耳而致突發性聾(病毒性迷路炎);此外,病毒還可以直接侵及耳蝸神經元導致突發性聾。
2.急性血管阻塞
內耳血管功能障礙與突發性聾關系密切。據文獻報道,突發性聾患者中血壓增高者占20~28%,血壓偏高或偏低者占41%。臨床上應用實驗結果證實,血管疾病可以引起突發性聾。
臨床表現
突發性聾多為單耳患病,雙耳患病者占4~17%,左右兩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男女發病率大致相等。發病年齡在40或40歲以上者占3/4。病人常在清晨起床后突然發現聽力減退、耳鳴(耳鳴【譯】: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常常是耳聾的先兆,因聽覺機能紊亂而引起。),少數病人可有輕度眩暈和平衡障礙,極少數病人還可以有三叉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等顱神經受累的癥狀。
耳聾可以在瞬間顯現,也可以在數小時或數天內迅速發展達到中度、重度或全聾的程度。大約50%的病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然恢復。年齡越大,預后越差。 臨床上應與美尼爾氏病、聽神經瘤、精神性聾、耳毒性藥物中毒等相鑒別。
溫馨提示
要謹防實用大量攝入脂類食物,會使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大,引起動脈硬化。內耳對供血障礙最敏感,出現血液循環障礙時,會導致聽神經營養缺乏,從而產生耳聾。中年人每日脂肪總攝入量應控制在大約40克,應少吃各種動物內臟、肥肉、奶油、蛋黃、魚子醬、油炸食物等富含脂類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