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1.靜脈畸形常發病于頰、頸、眼瞼、唇、舌或口底部。位置深淺不一,如果位置較深,則皮膚或黏膜顏色正常;表淺病損則呈現藍色或紫色。邊界不太清楚,捫之柔軟,可以被壓縮,有時可捫到靜脈石。當頭低位時,病損區則充血膨大;恢復正常位置后,腫脹亦隨之縮小,恢復原狀,此稱為體位移動試驗陽性。
2.靜脈畸形多在出生時未能被發現,也有的在幼兒期甚至成年出現癥狀后,始引起患者的注意。
3.靜脈畸形病損體積不大時,一般無自覺癥狀。如繼續發展、長大時,可引起顏面、唇、舌等畸形及功能障礙。若發生若發感染,則可引起疼痛、腫脹、表面皮膚或黏膜潰瘍,并有出血的危險。
二、并發癥
l.血腫
常因為術中止血不徹底所致,小的血腫可予加壓包扎和應用止血藥物而止血,大的血腫如發展迅速則要及時手術探查。
2.感染
感染會導致部分裂開。應注意全身應用抗生素及局部引流。
3.面癱
若僅是神經損傷而未切斷面神經:_可予神經營養藥物,3~6個月后可自行恢復。若神經已斷離,則需行神經吻合術。
4.阻斷頸總動脈或頸內動脈過久,可造成術后肢體癱瘓、失語等并發癥
術后應注意觀察病人的神志、瞳孔變化、肌肉變化及肢體活動情況,如發現異常,應及時請神經外科會診。
5.失血性休克
術中應注意止血徹底,術后應注意密切觀察引流情況,如患者出現呼吸加快、脈搏細速、血壓下降、四肢濕冷等,應及時予以吸氧、樸充血容量、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同時,應根據出血睛況決定是否立即手術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