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的致癇性驚厥被認為是顳葉性癲癇病最常見的原因,最近把圍生期的諸多因素和分娩時疾病看成是引起顳葉癲癇的高危因素,特別是新生兒與胎盤分離進入新環境的代謝變化,經產道時可能發生的腦損傷。
有研究發現10%~14%的顳葉癲癇與圍生期并發癥有關。一般認為成人的顳葉病變多是局限性的和單側性的,而小兒熱病性驚厥和產傷所致的顳葉損害多為廣泛性和兩側性。
另外,腦外傷時所引起的腦膜腦瘢痕、顱內感染、缺氧性、變性疾病所致腦萎縮等均可成為其病因。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對近50年所做手術的 1100例顳葉癲癇的病因學分析如下:產傷24%,炎癥和瘢痕15%,腦瘤和其他占位性病變15%,出生后頭部外傷12%,其他原因12%,原因不明者 22%。
在顳葉的鉤回、海馬回、海馬和杏仁核等都有硬化性改變。過去曾有人認為顳葉癲癇的癇灶在海馬,現經大量顳葉癇灶切除的病理證明,海馬只是顳葉受累的一部分,除發現海馬硬化外尚發現顳葉的小血管病變、微小膿腫或腫瘤、局部萎縮、瘢痕及膠質細胞增生、神經細胞變性等。